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京开幕。我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全国两会开幕盛况和相关报道,热切关注两会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话题。师生们聚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纷纷表达对两会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感悟。






校长吴永桥: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直抵人心,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感振奋。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以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守正创新中勇毅前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丁德智:2025年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全国人民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锚定了奋斗目标、凝聚了磅礴力量。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内涵式特色发展之路。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着力推动学校发展质量再提升、发展优势再巩固、重点领域再突破,为教育强国建设书写华夏学院的出彩篇章。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淡玉堂: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振奋人心,意义重大。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稳”的势态持续巩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作为党务干部,我们将按照党和国家擘画的宏伟蓝图,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坚持不懈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波: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在观看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将教育强国建设提升到战略全局高度的深远考量。报告中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部署,既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顶层设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大契机。我们应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构建“大思政”格局: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要以系统性思维打破学段壁垒,推动建立区域性大中小学思政课联合教研平台,在教学目标衔接、师资共培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张丽: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展现了整体系统、辩证创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因地制宜、提质增效的方案措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和党务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打造“AI+思政”教学平台,推进“党建+实践”的深度融合,将两会“民生福祉”目标转化为教育教学项目,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基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行动,奋力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崭新篇章!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湖北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李娇: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字字饱含凝聚共识、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智慧,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作为湖北艺术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团结带领全院教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真、善、美”的教育理念,统筹好“为人、为事、为学”,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躬耕教坛为党育人,与美同行,争当“大先生”。
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毛峥毅:对2025年两会的胜利召开深感振奋。两会强调了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性,为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积极响应号召,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同时,我们也将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及促进青年就业贡献力量!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党总支副书记余朝阳:3月4日至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开幕。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尤其是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报告中提出的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和今年的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贯彻党中央精神、提振发展信心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观看今年两会开幕会后,我心情激动。这种激动既源于对祖国发展的自豪,也源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念——正是这一思想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这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不断接续奋斗。我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充满信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郝志康:观看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2025年两会传递的鲜明导向。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强国”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为学院的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报告中强调的“强化基础研究”与“推进绿色建筑”,让我联想到学院正在建设的BIM技术实验室和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这些创新平台正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具体实践。乡村振兴相关提案中提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使我们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课程的改革,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两会期间,学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热议“新质生产力”。青年学子对“智能建造”等前沿领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这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化“党建+专业”双融双促机制,为培养新时代土建类工程师贡献力量。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靳路民: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部长通道”中提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以智能建造、自动化制造、信息化管理等前沿技术为切入点,推动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实验室建设,为培养新时代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素质工程师贡献力量。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付知:作为一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我深感教育强国使命重大。2025年两会强调教育是强国之基,让我更加明确了教书育人的方向。在“强国行”专项行动中,我将带领支部党员教师,以党建引领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思政,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创建集“教学、科研、培训、交流”等职能于一体的创新型教师合作共同体。强国之行,教育为本。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强国使命,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不懈奋斗。
信息工程学院教工一支部书记袁丽平: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心与民心交汇、国策与民意共鸣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两会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举措。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让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系教师柳昱: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这让我们倍感温暖和鼓舞。我们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报告中对教育公平的重视,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身为老师,我们期盼两会更加重视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关注教师待遇与专业成长,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坚信,两会将凝聚智慧,推动国家稳步迈向新征程。
商学院财会系教师詹媛:作为商学院财会系教师,我深刻感受到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部署,为我们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引领,立足学科特色,持续推进“新文科”建设,聚焦智能财务、大数据审计等前沿领域,推动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报告强调“强化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平台,将真实企业案例融入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复杂财务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发展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贡献财会人的智慧和力量。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学生社区第一党支部曹明铉:在2025年的两会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工作报告所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和坚定决心。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同时明确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深感振奋的是,报告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理念,这些理念与我们的时代要求紧密相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党员服务站站长代伊凡: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深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会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用勤奋和汗水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也会积极投身于各类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磨砺技能、增长才干,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各类有益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商学院电子商务22级学生洪茹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预备党员,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时,“高质量发展”与“青年担当”的强音令我倍感振奋。最让我深思的是乡村振兴专题讨论。当看到同龄村官通过直播电商带火家乡非遗产品时,我意识到基层正是青年党员践行初心的热土。那些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提案,解开了我对“学历与技能”的困惑。从“受教育者”到“建设者”的身份转变中,我读懂了“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方位。预备党员不仅是政治身份,更是躬身实干的行动指南。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扬起奋进之帆,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中校准人生坐标,让青春脉搏与强国征程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