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华夏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校内网

人物风采

学子风采

【华夏榜样青年】邓志敏: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自己!

信息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宣传部马胜兰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5-05

邓志敏

中共党员

智能制造学院

车辆1201班团支书

个人荣誉

2020-2021学年

智能制造学院思修演讲比赛二等奖

校成图大赛三等奖

校五四表彰“优秀共青团员”

2021-2022学年

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校首届智力运动会暨湖北省大学生棋类锦标赛校内选拔赛象棋男子组亚军

外国语学院四级帮帮团“优秀学员”

校五四表彰“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校结构设计大赛优秀奖

2022-2023学年

第15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赛区三等奖

湖北省第十九届大学生营销大赛暨第三届全国公益助农创业大赛省二等奖

优秀学生干部暨学校二等奖学金

产学研三等奖学金

2023年湖北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省赛区三等奖

学风建设“先进工作者”

2023-2024学年

校“产学研先进个人”

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命题挑战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

“智能制造之星”荣誉称号

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开放赛项国家二等奖、湖北省特等奖

校产学研二等奖学金

校五四“道德风尚标兵”

“未来之星”汽车产学研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

优秀毕业生

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五四“道德风尚标兵”、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开放赛项国家二等奖、“智能制造之星”……近三十份荣誉证书装满了邓志敏毕业的行囊,但他说,“我不能止步,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以后要更加努力,才能成为我理想中的自己。”从一个共青团员成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将要成为什么样的,怎么成为那样的自己。

参加五四表彰大会(左二)

“不是最聪明的那个,就做最有耐心的那个”

进入大学后,邓志敏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我希望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真正学有所用的人。”

邓志敏喜欢去图书馆或者学校车队的工作室学习,非常享受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感觉。他认为,学习不只是对智商的考验,更是对学习心态、学习方法等综合层面的考验。

对待自己的专业,邓志敏总是积极且热情。在学习遇到难题时,他总是能够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可能我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但是我一定要做最有耐心,最不怕解决困难的那一个。”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会采用各种方法,向老师提问,向同学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等,直到难题最终被克服。“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老师同学对他的印象。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大学期间,他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学分绩点始终保持班级前两名。

五四表彰“道德风尚标兵”竞选答辩

“向优秀的人看齐,把自己也变成更优秀的人”

“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也很乐意学习。邓志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大学里,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结识各专业各领域的同学,“我们不仅要会读书,更要会生活。”

刚进入华夏的邓志敏,了解并加入了学校华耀追梦车队。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学生组织。在车队的学习过程中,他非常有幸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从他们身上,邓志敏学到的不只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许多做人的品质。

参加巴哈大赛(持旗下蹲右二)

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九月底作为观摩队员去襄阳参加大学生巴哈大赛时演绎的“四进四出”。在最后一项拉力赛中,他们的赛车前后四次因为突发故障进了维修区。每一次故障对于比赛来说都是致命的,很可能导致后面的比赛无法进行。面对这些问题,学长们没有放弃,顶着巨大的压力,临危不乱,运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解决了种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这场比赛。看着学长们的背影,他看到了一群有热血、有激情、有血性的青年人,也让他看到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明白了未来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前行。

在华耀追梦车队的两年时光,极大地提升了他车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个人动手能力,也让他逐步有了团队合作及项目运营意识、商业思维等等,这些能力为他未毕业已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和车队伙伴们合影(最前排车轮上)

秉持着“以赛促学、以赛交友”的理念,他参加过许多比赛,例如成图大赛、思修演讲比赛、辩论赛、运动会、大学生巴哈大赛、象棋竞赛、3D大赛、大小挑战杯、结构大赛、营销大赛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认为只有同台竞技才能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所在,然后找到自己的薄弱点不断学习巩固,不断进步。比赛于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拿到各种奖项,“通过这些比赛,我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通过努力学习他们的优点,我把自己也变成了更优秀的人。”

和老师同学参加3D大赛(左一)

在众多比赛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当时他们的项目是制作一款自动变速器的虚拟学习系统。参赛时,团队主要成员都是大三的同学,因为比赛周期长,到了大四上学期都各自有自己的规划,例如有的人想考研或者考公。对于这个比赛,大家一开始的预期只是希望挺进省赛,意想不到的是参赛作品很受欢迎,获得了国赛入场券。

这个结果让团队有些矛盾,开心的是付出终有回报,为难的是国赛期间,正是考研备考冲刺阶段。团队中开始有想放弃国赛的声音。作为团队的队长,他深知队员们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这一路走下来的不容易,也想起了当时在车队时学长学姐迎难而上的勇气。

3D大赛赛场前和伙伴合影(右一)

于是他给队员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能走到今天非常的不容易。对待这个比赛就好比你刚培育了一朵鲜花,前期不断施肥浇水,马上就能看到他绽放美丽光芒时,你却将它扼杀。你希望以后回忆这件事,为当时的举动而感到后悔吗?兄弟们!比赛一定要进行下去,还请大家相信我,我们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最后的结果确实很令人欣慰,团队最终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产学研先进个人、产学研奖学金……邓志敏在科研上也同样出色,但他把这些荣誉归功于优秀老师的悉心培养。

邓志敏在大二上学期加入未来之星汽车产学研工作室,成为了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多次跟随老师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产学研究,主要参与的项目有卡扣动力学分析和大学生CICA汽车自动驾驶仿真技术、自动变速器技术虚拟拆装等。

产学研优秀学员合影(右四)

“老师非常负责,当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困难时,老师总会耐性且细心地解答。有时在半夜都能看到老师给我回复的消息,这种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

在学习《自动变速器技术》这门课程时,邓志敏明白自动变速器作为新能源汽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意义重大,但是这原理复杂难懂,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困难。了解到他的情况,智能制造学院教师李媛主动邀请他参加了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虚拟拆装项目。

在产学研工作室与李媛老师合影

参与这个项目,不仅极大地帮助了他学好自动变速器这门课程,他还在项目期间参加了多个比赛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也获批省级项目并顺利结项。“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制作出了关于自动变速器方面的虚拟学习系统,帮助到了其他的同学更好地认识自动变速器。”

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答辩

“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不论是在学生组织还是班集体中,邓志敏一直坚持认真做事、做好每一件事的原则,上传下达,严格值守。

帮新生们搬运行李

作为车辆1201班的团支书,他工作积极努力,尽职尽责,认真地开好每一次团会、组织生活会等,积极带领青年团员履行团支部职责,认真落实团总支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了解全班同学的思想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他在班级里深受同学们的信赖,所以开展相关活动时同学们也非常配合他的工作。

主持主题班会

“如果没有辅导员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其实刚开始,邓志敏对于评选上国家奖学金并没有信心,甚至没有报名。但是班长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在评选活动通知下来后,第一时间就询问了他并且积极鼓励了他,辅导员也非常耐心地教他一步步完善材料,如何更好地突出自己的闪光点,给了他莫大的肯定。最终他还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并且不负所望地获得了这份殊荣。

毕业典礼上与辅导员合影(左一)

作为智能制造学院组织部的负责人之一,他积极配合校团委和院团总支的工作,主要负责智慧团建的管理任务、团费收缴、社会实践审查、五四期间资料的审查、部门内部建设等相关业务,用“孺子牛”的精神为同学服务。在职期间他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在团总支里认识到了一群优秀负责任的好朋友,锻炼了自己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和相关办公能力,为以后顺利进入职场奠定了基础。

大二下学期,邓志敏听说学院要招聘学长班主任,立马报名参加。最后经过层层选拔,他顺利竞聘上了机械类1225班的学长班主任。任职学长班主任期间,为了带好这个班级,他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精神压力非常之大,“总算是体会到了曾经高中班主任的那种‘痛’了。”从开学迎新到建班、军训、选班委等等,中间经历了种种挫折与困难。

邓志敏给所带班级开班会

但在他看来,这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看到这群孩子稚嫩的脸庞,他仿佛看到了曾经自己刚踏入华夏学院的样子,是那么渴望大学生生活,立志要活成理想的模样。他非常感谢这群学弟学妹们给了他这个机会,去认识、陪伴并教导他们,分享他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他感觉非常有意义。最终在他的带领下,这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平稳运转,还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在此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让他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对他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所带班级获2022军事训练“优秀连队”等荣誉

他一直以来很喜欢这么一句话:“我们有很多潜在的能量,只是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所以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

如今,刚拿到毕业证的他已经在十堰的一家车企实习了近一个月,在技术部门从事商用车设计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正在新的集体中发光发热。对于未来,邓志敏还是会坚持不忘初心,放平心态,坚持从他人身上学习长处的学习方法,继续享受不断进步的过程,不对自己设限,用时间和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编:430223

党政办电话:027-81695555

招生专线:027-81695660   027-87921666

就业电话: 027-81695564   027-81695562

信访电话:027-81697375

版权所有: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鄂ICP备1101554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646号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