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19:00,白衣产学研名师工作室由于疫情原因,在线上开展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的年度总结。白衣工作室分子生物学小组、分子信息学小组部分成员和部分大一新生参与本次会议。白衣工作室张晓雯老师、左成老师、杨欢老师、徐宇歌老师参与指导与点评。
第一阶段由各小组组长总结,首先由分子生物学小组的组长刘银芳同学汇报本学期小组收获,首先本学期进行了十几次的文献分享,与上学期相比有所增加。对分享的文献也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抓住文献的重点。PPT制作的思路也更清楚,能够对文献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补充。在文献分享的内容上也越来越广泛,不单单只局限于PCR,还会引入关于克隆、细胞色素、分子影像的内容。对其他小组所汇报的文献也不是一头雾水了。在文献分享过程中,小组成员在这学期都很积极的参与了讨论,敢于指正PPT上出现的错误;目前的计划:多读文献带着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一起进行文献的分享,相互学习成长。
然后由生物信息学小组的组长李子星同学汇报本学期小组成果,从刚开始的小白到现在能够熟练地阅读与生物信息学相关的预算以及预测方法的文献,能够通过分区是否预警来判断文件质量,还能够通过摘要进行判断文章内容,能够明白他们之间通过理化性质、结构功能的独特性,以及抗原表位的预测,去获得一个病原体的基本信息。学会如何制作学术性质的PPT,明白PPT制作需要简洁,要突出文献之中阅读的重点。在本学期中,小组成员有幸参与到了刘益文学长的COV6论文的翻译工作之中,在参与这次翻译工作中,提高了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对于撰写一篇科学论文的流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与学长学姐的差距并不断努力向他们靠拢;小组工作安排:预计用最快的速度完成COV10论文的撰写。在考试结束之后,李子星想带领小组讨论一下之后论文的方向,例如,深入挖掘细胞免疫性、动态模拟、分子对接等知识。她还希望能与其他小组一起撰写出一篇更高质量的科技论文。
之后由中医药小组的李可同学简单汇报本学期小组成长:本学期中医药小组主要就是汇报自己制作的PPT,关于伤寒论的综述、网络药理学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论文,后续情况还需要组长与组内成员积极沟通配合完成论文的撰写。最后由工作室负责人黎楚、工作室新闻稿负责人万佳豪、寿淼齐、王晶等分享自己在工作室之后的所学所得。

第二阶段由工作室成员对工作室提出意见,黎楚同学提出自己对提高工作室出勤率的办法;万佳豪同学则提出对新闻稿撰写的一些奖惩制度;杨欢老师提出如果小组成员已经确定研究方向,可以与她一同讨论,设计课题等。左成老师提出小组成员可以缩短文献分享的时间,可以专注于某一方向。
第三阶段由大三的学长学姐分享自己在工作室的学习经验,首先由潘金泼学长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一点建议是需要坚持,刚开始可能会比较迷茫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能慢慢理解同学分享的一些知识;第二点要找好方向系统的学习效率会比较高。提前制定一个计划进行系统的学习,对自己会有较好的效果。

之后由赵育峰学长提出自己的学习建议:首先要多去尝试各种活动,多去参加一些比赛其次阅读文献尽量不要使用翻译软件。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多学一些技能,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条条框框里。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读文献要凝聚出一个重点。明确自己的目标做一个大的规划然后在下面慢慢细分到每一步,以实现每一小步作为自己实现目标的奠基石。由刘益文学长总结自身的三个建议:第一点就是要学会巧用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第二点主动才有机会,机会不是给你的而是自己去争取的。第三点在某一个阶段目标要明确,专注一件事才能离成功更近。最后由高邦婷学姐例举自己的工作看法:在分享文献的时候,分享前整理好自己想要说的话和逻辑。做好现阶段该做的事拒绝盲目焦虑,按照自己的步调不断进步做好自己。
最后一个阶段由张晓雯老师总结本次会议并提出工作展望,计划工作室招新以及相关的工作安排,有好的想法就要去践行,珍惜时间不要荒废宝贵的寒假提升自己。牢记自己加入工作室的初心,定好自己的目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