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学子风采
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子风采 > 正文

锚定航向,找寻突围之路——李子星考研专访

作者:   时间:2025-07-09   点击数:


李子星,中共党员,医学检验技术1212班学生,考取上海体育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

在校荣誉

2021—2022年度

军事训练“优秀学员”

五四表彰“优秀共青团干部”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优秀三好学生”及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年度

爱心家教“优秀小讲师”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明辨杯”辩论赛一等奖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优秀三好学生”及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年度

白衣工作室“产学研先进个人”

第九届湖北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

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优秀三好学生”及国家励志奖学金

李子星自入学以来,在学业上始终保持高度专注,连续四年专业成绩稳居年级前5%,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不懈努力,多次荣获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优秀三好学生”及国家励志奖学金,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科研起步,蜕变之路

从大一迈入“白衣工作室”的那天起,李子星便与生物信息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面对晦涩的专业文献,满篇的学术术语如同拦路虎,让她时常感到无从下手。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向学长学姐请教文献阅读的方法,一点点摸索学术逻辑,把看不懂的段落标记出来,带着问题去请教老师。在一次次的文献分享会中,她逐渐褪去青涩,对科研的流程和逻辑有了清晰的认知。

大二那年,凭借着这份踏实与韧劲,她有幸加入《柯萨奇病毒A组10型VP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科研项目,正式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从最初连文献都读得磕磕绊绊,到能跟上项目的节奏、参与到具体的研究任务中,这条看似平凡的起步之路,藏着她从科研小白到项目成员的蜕变,也为她后续在科研领域的深耕埋下了坚实的种子。

在学科竞赛的赛道上,她同样全力以赴。凭借在实验室打磨出的严谨思维与操作功底,她先后拿下第九届湖北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尽管最终未能站上省赛的舞台,这份遗憾却成了她更坚定的动力——她深知,科研与竞赛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奖项,更在于每一次在失败中积累的经验,每一次为突破而付出的坚持。这些经历如同实验室里的微光,既照亮了她的科研初心,也让她的专业能力在一次次淬炼中愈发坚韧。

考研旅途,荆棘遍布

实习淬炼:在实践中锚定考研航向

大四那年,怀揣着对生物行业的向往,李子星进入华大基因开启实习生涯。这段沉浸式的实践经历,让她在真实的科研与工作场景中,更深刻地触摸到生物领域的前沿动态与专业内核。每日与基因测序数据、实验操作流程打交道,不仅巩固了她的专业技能,更让她清晰地意识到,想要在生物医学领域深耕细作,需要更系统的理论支撑与更深入的科研训练。

正是这段实习经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的职业规划——她愈发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结合自身对生物领域的浓厚兴趣,以及未来想在神经生物学方向探索的长远目标,经过反复权衡院校专业实力、研究方向契合度等因素,她最终将暨南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定为考研的奋斗目标。

考研攻坚:在实习与备考的双重战场中突围

李子星的考研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其中最大的考验便是如何在实习与学习之间找到平衡。为了不耽误复习进度,她把碎片化时间利用到极致:工作间隙用手机APP背诵单词、刷政治选择题,将零散的片刻都转化为学习的养分;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回到出租屋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投入到系统学习中。有时,突如其来的加班与临时任务时常会打乱既定的学习计划,但她从未退缩。面对突发状况,她灵活调整策略,见缝插针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周末则全身心投入学习以弥补落下的进度;同时,她主动与实习导师坦诚沟通自身情况,争取到更合理的工作安排。在实习与备考的双重压力下,她始终咬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知识基础,为考研初试筑牢了根基。

调剂突围:在希望与焦灼中叩响机遇之门

初试成绩揭晓时,李子星望着屏幕上的分数,心中五味杂陈。尽管分数与一志愿院校往年分数线相比略显不足,但她没有被失落裹挟,而是迅速行动:翻出近三年复试分数线、报录比数据,结合考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情况反复比对分析,发现自己仍有复试机会。这丝希望也重新点燃了她的斗志。

她随即开启“双线作战”模式:一边钻研复试科目专业书籍,梳理知识框架、练习实验操作理论;一边收集调剂信息,将各院校调剂要求、剩余名额整理成表。得知自己进入一志愿复试名单后,她立刻向实习单位申请一个月假期,全身心投入冲刺——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模拟面试场景,吃饭时都在背诵专业热点知识。然而,命运却在此刻留下遗憾——她因仅差一个名次,与一志愿院校失之交臂。

短暂崩溃后,她转身投入激烈的调剂战场,化身“信息猎手”,在研招网、院校官网、小木虫论坛间频繁切换;逐字打磨个人陈述和简历,结合院校专业特色修改二十多版调剂申请邮件,向几十所院校投递。等待期间,每一次手机震动都让她心跳加速,直到收到寥寥几封回复邮件,才在黑暗中看到曙光。

面对调剂复试,她将忐忑化为动力,针对院校专业方向恶补知识,模拟面试至深夜,最终收获了上海体育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拟录取通知,在遗憾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突围之路。

在这段独一无二的考研征途上,李子星经历了初试的拼搏、复试的波折与调剂的艰辛。从“实习+考研”的双线鏖战,到一志愿复试因仅差一个名次而失之交臂的遗憾,再到在激烈调剂战场中咬牙坚持、最终收获拟录取通知,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与坚韧。这段充满挑战的历程让她深刻体会到:那些在压力下咬牙坚持的时刻,那些于困境中寻找微光的努力,从来都不是徒劳——它们如同一块块基石,终将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也让她在逐梦的过程中,收获了比结果更宝贵的成长与力量。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