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思政教育的决策部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引导乡村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2025年7月23日,瑶光乡村振兴实践队在荆州市江陵县白马社区开展爱国主义课程与淮阳泥泥狗非遗课程,以生动实践为乡村教育注入精神动能。


在爱国主义课堂上,实践队员们借助升国旗敬礼、爱护公共设施等日常场景,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爱国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融入一言一行的日常点滴,这种寓教于生活的方式不仅为学生们理解爱国主义这一宏大主题提供了具体化的认知路径,也让志愿者在教学中深化了对“爱国始于足下”的认识。随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激昂旋律响彻课堂,配合我国航天事业勇攀高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等振奋人心的视频片段,学生们眼中闪烁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光芒。这既是对学生们爱国热情的生动激发,也让实践队员们在见证新一代成长中,增强了投身公益、播撒爱国种子的责任感。紧随其后开展的淮阳泥泥狗课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延伸,让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志愿者以“黑夜小精灵是谁”的趣味提问切入,揭示泥泥狗的文化密码。学生们由此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也使志愿者在解密中深化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自信”的理解。手工制作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一步步完成塑形、裹泥、点睛、纹饰,当亲手制作的泥泥狗跃然眼前时,强烈的成就感与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学生们在习得非遗知识与手工技能的同时,于动手实践中深化传承文化亦是爱国的体悟。志愿者在耐心指导中精进了服务能力,目睹文化种子生根发芽,更筑牢了赓续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此次系列课程的开展,是瑶光实践队将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入乡村支教的创新尝试,既强化了学生们的爱国认知,又点燃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成效。未来,瑶光乡村振兴实践队将继续深耕乡村教育沃土,以更多元的课程、更鲜活的形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用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时代答卷,让青年担当在助力乡村全面发展的征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