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2025 级新生的军训正如火如荼推进。9 月 23 日下午,训练场上分列式、军体拳与旗语方队三科并行,新生们在烈日下用汗水诠释坚韧,以行动展现青春担当,构成一幅多元且热血的练兵图景,直至夕阳余晖洒落,才为这充实的训练日画上句点。
下午三点十分,分列式训练率先进入高强度演练阶段。各连队在教官指导下聚焦全流程连贯训练,尽管烈日炙烤得地面发烫,汗水不断从同学们额角滑落,大家的动作依旧标准有力,排面始终保持整齐划一。训练场上感人场景随处可见:有同学后背已被汗水完全浸透,贴在身上仍一丝不苟地完成转体、踢腿动作;有同学喊口号到声音沙哑,却依旧扯着嗓子跟上节奏。当整个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通过模拟主席台时,整齐的脚步声在训练场回荡,尽显新生们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官们则穿梭在方阵间,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 从手臂摆动的幅度、脚步落地的节奏,到身体站立的姿态、眼神注视的方向,逐一耐心纠正,同学们认真聆听指导,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升,展现出追求卓越的精神。
与此同时,军体拳与旗语方队的训练也同步展开,各有风采。军体拳训练场上,新生们身着迷彩服呈队列站立,在教官的指令下挥汗如雨。教官对每个动作的力度与标准提出严格要求:格斗式需重心下沉、双拳护颚,踢打动作要迅猛有力、直击目标,防守姿势需紧凑严实、不留空隙,每招每式都强调 “刚劲” 与 “精准”。汗水顺着同学们的脸颊滑落至脖颈,浸湿了衣领,却没有一人分心,每个人的眼神都格外坚定,紧盯前方目标,全力完成每一个动作。训练中,大家深刻体会到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的刻苦精神 —— 为了一个标准的马步冲拳,有人反复练习数十次,直到出拳速度与力度达标、动作干净利落;为了保证整个方队的整齐划一,同学们互相提醒动作节奏,哪怕是握拳的松紧程度、踢腿的角度偏差,都要反复调整至一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军体拳精神的真谛。

旗语方队的训练则在午后阳光下别具风采。同学们手持红黄双色旗,在教官清晰的口令下,依次练习各种旗语动作。训练从 “前进”“停止” 等基本旗势入手,逐步过渡到 “左转弯”“右转弯” 的复杂组合,再到多人协同的整体配合,每一个信号的传递都要求姿势标准、准确无误。训练场上,红黄相间的彩旗不断翻飞,时而高举过顶,时而交叉于胸前,时而向两侧展开,划破湛蓝的天空,成为一道灵动的风景线。同学们专注于手臂的角度与旗帜的方位,通过旗语这种特殊的 “语言”,学习传递指令和信息。尽管长时间举旗让手臂早已酸胀,甚至微微颤抖,但每个人都咬牙坚持,动作始终标准到位。当整个方阵的旗语动作实现整齐划一时,飘扬的旗帜仿佛在阳光下诉说着青春的誓言,尽显新生们的专注与执着。为提升训练趣味性,旗语方队教官还创新方法,引入游戏竞赛模式。将同学们分为多个小组,开展 “旗语信号传递赛”—— 教官随机下达指令,各小组需快速准确完成对应的旗语动作,速度与准确率双高的小组获胜。竞赛过程中,各组同学互相鼓劲、密切配合,既有紧张的比拼氛围,又有欢快的笑声回荡。这种方式不仅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熟练掌握旗语技巧,更在协作比拼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展现出蓬勃的青春朝气。
当休息哨声响起,各训练场地的同学们仍热情不减:分列式方阵有人在默默回忆步伐节奏,军体拳方队有人在树荫下比划招式,旗语方队则有同学结伴练习信号传递。阳光下,一个个迷彩身影或专注琢磨、或热烈交流,不仅展现出对训练的热忱,更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顽强拼搏、主动求知的优良品质。
时间悄然推移至下午五点四十分,训练在夕阳的余晖中落下帷幕。三个多小时的持续训练里,同学们经历了高温炙烤与体力透支的双重考验,不少人迷彩服的衣角还沾着汗渍,额头的汗珠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但每个人的眼神都比训练之初更加坚定,身姿也愈发挺拔,疲惫中透着收获的喜悦。回顾这个下午,从分列式的高强度演练到军体拳、旗语的专项训练,同学们既巩固了此前所学的动作技能,又在细节打磨中提升了训练水平 —— 分列式的排面更齐整,军体拳的招式更刚劲,旗语的信号更精准。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执着身影,休息时互相递水、加油鼓劲的温暖笑脸,都是青春最鲜活、最美的模样。训练结束前,各连队教官对下午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既指出了仍需改进的细节,更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进步:“从动作生疏到渐入佳境,大家的坚持与努力值得肯定!”
当集合哨声再次响起,同学们迅速向指定地点靠拢整队,转身、立正、报数,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沓。夕阳的金辉洒在整齐的迷彩方阵上,为橄榄绿的制服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新生们昂首挺胸,尽显军人般的飒爽风采。这段在汗水中淬炼的迷彩岁月,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悄然塑造着每个学子的品格 —— 让他们学会坚持,懂得协作,更明白担当。而这段难忘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