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财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商学院财会系的学生,我有幸在吴小娟老师的《智能财务决策》课程中,亲历了一场从“传统财务人”向“数智化财务人才”的蜕变之旅。这门课程以“数据驱动决策”为核心理念,我通过“课堂学习-实战训练-竞赛检验”的模式,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全国第四届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带领团队在校级沙盘模拟经营赛道中斩获第二名,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
吴小娟老师的课程设计始终围绕“工具服务业务”这一主线。从Python数据爬取到Power BI可视化呈现,从Pandas数据清洗到财务建模分析,课程逐步构建起智能财务的技术框架。在“美的集团资产结构可视化”实战项目中,我运用Power BI将企业2022年财报数据转化为动态仪表盘,通过环形图直观展现流动资产占比88.21%的绝对优势,结合折线图分析其近三年存货周转率下降趋势,最终提出“优化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的决策建议。这种“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可视化—洞察”的全流程训练,让我意识到:智能财务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商业语言。

课程中的技术赋能不仅停留在工具层面。在“蓝芯科技同行业对标分析”任务中,我使用Python爬取10家半导体企业的财务数据,编写自动化脚本完成数据标准化与健康度评分,并通过Power BI构建交互式行业对标看板。当看到流动比率、研发投入占比等关键指标通过颜色梯度直观呈现时,我深刻体会到吴老师强调的“可视化是财务分析的最后一公里”—再精密的数据模型,也需通过直观表达才能真正影响决策。
全国第四届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为我们提供了检验课程知识的绝佳平台。在比赛中,我们团队模拟经营一家智能制造企业,需在虚拟市场中完成投融资、生产采购、成本控制等全流程决策。尽管是模拟经营,但比赛中每一个决策都需依托真实财务逻辑。例如,在小队讨论商品如何定价时,我通过探索市场历史交易数据,利用财务决策分析竞争对手报价规律,最终以高出成本价双倍的精准定价获得市场认可,这一策略直接助力团队跻身校赛前列。吴老师在赛后点评中指出:“沙盘模拟的本质是将课堂知识置于动态商业环境中锤炼,而你们的数据驱动思维正是课程目标的生动体现。”

《智能财务决策》这门课程始终强调职业伦理的塑造。在模拟经营中,我们严格遵守沙盘规则,拒绝使用极端价格倾销策略。吴老师的教诲“技术是刀,握刀之人需知敬畏”深深印刻在我的职业认知中。《智能财务决策》于我而言,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扇打开数智化世界的大门。当比赛结束,所有队伍站在一起拍大合照时,我深刻体会到吴小娟老师所说的:“未来的财务战场,属于能用数据赋能决策的跨界人才。”我将带着这份课赛融合的成长馈赠,在智能财务的浪潮中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