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倾听学子心声,共促国贸教学质量提升

发表时间:2025-11-10 10:50 作者:毛在丽 摄影: 来源:

2025年11月7日中午,商学院国贸专业在行政楼0812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25-26学年第1学期期中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毛在丽老师主持,22级、23级、24级共8名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围绕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堂氛围及实习安排等方面展开交流,旨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安排,提升教学质量。

一、分年级反馈,聚焦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效

座谈会上,各年级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学习体验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22级学生普遍关注课程安排的合理性问题。有学生指出,《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课程内容实用、讲授清晰,但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为时较晚,建议调整至大二或大三,以便更早应用于专业学习与实践。对于《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学》授课方式传统、内容重叠等问题,学生希望教师能增强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活力。

23级学生对部分课程的教学效果给予积极评价。例如,《数字经济》课程教师讲解细致,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氛围活跃;《国际贸易实务》《口语实训》等课程也受到学生认可。与此同时,学生也指出《管理学》课程互动性较弱,实用性不强,建议教师增强课堂设计与学生参与感。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B2B》与《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因教师讲解生动、课堂氛围佳而广受好评。此外,学生代表还提出《物流学》课程内容充实,但课时偏少,预习压力较大,建议适当增加学时。

24级学生作为刚步入专业学习阶段的群体,对教学方式与内容实用性尤为关注。他们普遍认为《跨境电商》课程讲解清晰、节奏得当,案例丰富,学习效果良好。而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学生希望教师能明确考试重点,增强学习针对性。《创业教育》课程虽互动性强,但案例较为陈旧,学生建议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时代感。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国际结算》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希望教师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升课堂吸引力。

二、实习与竞赛安排引关注,学生呼吁优化时间节点

除了课程教学,实习与竞赛安排也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22级学生反映,目前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线上进行,使用“忆学平台”,效果有限,建议将其调整至大三上学期,以便更好地与就业衔接。此外,学生普遍希望学院能开设《AI素养与外贸AI应用》实训课程,以适应人工智能在外贸领域的发展趋势。

24级学生则对学科竞赛时间提出建议。目前“典阅跨境电商比赛”安排在大二进行,学生认为此时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参赛效果不理想,建议调整至大三,待学生掌握更多专业课程后再参与,以提升竞赛质量与学习成效。

三、总结与展望: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改革

本次座谈会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学习诉求的平台,也为学院进一步优化教学安排、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毛在丽老师表示,将认真梳理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至相关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推动课程设置更科学、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需求。

未来,国贸专业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定期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倾听学生声音,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