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中国00后小将杨倩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以251.8环的成绩摘得奥运金牌,为中国代表团揽入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并且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这也是本次东京奥运会诞生的首枚金牌。

杨倩的射击之路十分精彩。杨倩2016年被特招入清华大学射击队,并在两年后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自2021年以来的国家射击队四场选拔赛全部获得冠军,以总积分295分名列第一,获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和混合团体两项参赛资格。然而,无论是射击国家队还是清华大学,两者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水平,杨倩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学业与运动成绩的双丰收!

杨倩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大学生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之后,杨倩将学业和训练兼顾,但她两项都没耽误,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并且肩负首金重任,对任何一位运动员都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需要信心和稳定性,丝毫的心理波动都会影响发挥,杨倩可谓身经百战和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终于成功将首金“射”下了!



从她的学业和运动经历,可以得到很多有益借鉴,也是探索一条体教融合之路的重要参考。训练任务重,备战奥运的日程非常紧张,但杨倩很少因为训练耽误学习,疫情期间一边备战,一边通过线上的网课学习。而我们作为当今时代的体育人,应以杨倩为榜样,有上进心、吃苦耐劳不服输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体育训练兼顾,将体教融合,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功效。
往届文武双全的奥运冠军们
王楠
2000年悉尼第27届奥运会、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冠军,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本科毕业。
黄旭
2000年悉尼第27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体操冠军,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入学。
郭晶晶
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跳水冠军,2002年入学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吴敏霞
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2012年伦敦第30届奥运会跳水冠军,2002年入学中国人民大学。
杜丽
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射击冠军,2004年进入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习
马琳
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北京大学2006年入学。
廖辉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举重冠军,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入学。
程菲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体操冠军,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入学。
邹凯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体操冠军,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入学。
李小鹏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体操冠军,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入学。
林丹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羽毛球冠军,华侨大学2006年入学。
王皓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北京大学2006年入学。
邹市明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冠军,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入学。
吴静钰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跆拳道冠军,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入学。
刘子歌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游泳冠军,天津外国语学院2006年入学。
郭文珺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2012年伦敦第30届奥运会射击冠军,正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
于洋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羽毛球冠军,现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2006级。
孙杨
2012年伦敦第30届奥运会游泳冠军,浙江大学体育系2010级本科生。
徐晓龙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三级跳亚军,就读于浙江大学。
张常宁
女排队员,2016里约奥运女排团体冠军,2015年开始就读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
丁宁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单冠军,2012年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学习。
李晓霞
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2013年进入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攻读研究生。
王镇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天津师范大学2014级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
邓薇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冠军,于2013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习。
陈若琳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夺得冠军,就读于人民大学在公共管理学继续学业。
陈艾森
2016年里约奥运会水世界杯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男子十米跳台亚军,暨南大学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华夏体院正在拼搏的运动健儿们



公共体育课部陈振老师代表湖北省即将出战全运会群众比赛足球项目。



休闲体育系部宁梦茹老师代表湖北省即将出战全运会群众比赛中国式摔跤项目。

我校赛艇队在7月17号,第三届鄂尔多斯赛艇大师赛中取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我校一直围绕立德树人,以体育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不断加大体育工作力度,创新体育工作思路,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学校积极承办协办校外赛事,把高水平体育活动引进校园,鼓励师生参与高级别赛事,展现体育魅力,激发师生锻炼热情,传播体育精神,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