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院的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评估教师教学质量,体育学院院长刘涛、党总支书记董科勇、公体课部主任胡波、教学办肖青老师、休体系部副主任陈丽及部分专业教师参与。4月15日上午10点,在体育馆二楼旁听《武术短兵》课程。

武术短兵课程,是体院宁梦茹老师主教,具有鲜明礼仪性、对抗性、攻防一体性、安全性的技术课程,弘扬和传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武术短兵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击剑运动。
课程伊始,由宁老师组织开展“贴膏药”热身游戏,带领学员进行课前热身。热身完毕后,整理队形,由两名学员抱兵为其他学员发放短兵,拿到短兵的学员要做抱兵礼,以示不负使命、不负厚望、具有坚定信心。武术短兵还有比武前向对手表示敬意的持兵礼;比武获胜时向观众致敬感谢的举兵礼;有比武后向对手表示敬意和谦虚的鞠躬礼等,这些礼仪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国粹武术精神和中国作为礼仪文化之邦的文明传承。

短兵分发完毕后,宁老师将体育1181班的28名学员分成14组,两两一组进行对抗,以及巩固和练习前面课时所学的基本动作。前面所学习的进攻动作有仙人点画(刺)、苍龙探爪(斩)、力劈华山(劈),防守动作有截、架。
今日的新课程内容,包括短兵基本防守技法:右格、截防,短兵基本进攻方法:点击技术。宁老师耐心规范的示范新的技术动作,学员认真仔细的聆听,课堂氛围浓厚。
课程进行时,学员全身心投入进激烈的对抗中,在不受伤的前提下,体验对抗性的自由搏杀,不可不谓之精彩。天下有常胜之道曰“柔”,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当然这个“柔”并非是“柔弱”,它是一种取胜的道理,讲求以“技”胜,以智慧取。中国武术短兵之道,与太极变化思想一致。

在对抗中,宁老师严格要求学员,必须动作准确,眼神专注,击打出声,配合协调。师生严格遵守教学要求,课堂井然有序,给听课领导留下很深的印象。
课后,各位专业教师相互交流,并对专业学生开展竞技项目的组织形式、课上互动环节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促进了课程专业化的发展,助于集体合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