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体育学院休闲体育1202班学生,预备党员,班级学习委员,院学生会学风建设部部长,院教学行政办实习生,产学研名师工作室运动防护与康复工作室学生负责人,2022国奖获得者。
曾获荣誉:
2020-2021: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1-2022: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三等奖、校优秀共青团干部、院优秀学生会干部、校2022产学研学生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
上帝为她关了一扇门,她为自己推开了一扇窗
时间倒回到2020年,怀着对大学生活无限的向往,胡静下定决心选择体考这条道路。她一直刻苦学习,努力训练,盼望着能和无数心怀梦想的人一样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生活总在不经意间冒出点小意外,让我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瞬间变得兵荒马乱。在高考前半个月的一次跳远训练中,胡静意外受伤。

经医生诊断,胡静的左手骨折,右手软组织挫伤,如果坚持参加体考就有造成手臂二次受伤的可能。这个消息对于胡静和她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左手被打上了石膏,出院后也不能正常参加训练,万不得已,胡静只能回家休养。
到了提交体考名单的日子,胡静十分纠结,万一去了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呢?但最后,在父母和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她还是选择了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在姐姐的陪同下前往武汉参加了体考。万幸,2020年体考取消了800米的项目,在其它项目和文化课还算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胡静如愿以偿考上大学。
回顾这段经历,胡静表示非常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她们的陪伴和鼓励,同时,也很感谢当初那个没有放弃的自己。
被山风吹来的种子努力扎根
2020年那个秋天,夏日酷热褪去,凉风习习,胡静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大山中走了出来,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她的征程。

胡静学的是休闲体育专业,大一开始就要学习各种体育项目。其他项目,胡静乐在其中,却唯独足球让她苦恼。原来,由于家乡学校体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欠缺,从小学到高中,胡静基本没接触过足球。但这并不能阻挡她探索未知领域的脚步,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
课上竖起耳朵聆听老师的讲解,别人课间休息的时候她也从不懈怠。足球踢得不好,她就反复思考找原因,每天抽出课余时间勤加练习。为了更快地进步,每个晚自习后,她都会和室友一起在操场练习颠球。那段时间的足球场上,每天都有一个女孩在努力破茧。刚开始的时候她只能颠4、5个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她也能颠到11、12个球了。在课程结课考试的时候,胡静更是超常发挥,取得了颠19个球的好成绩。这19个球对胡静来说不仅意味着好成绩,更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使自己更加坚定了努力的意义。

经过慎重考虑,在大二的专业课选择上,胡静最终选择了健身健美,但这条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健身健美队的队员们都是从大一就加入了这个大家庭,经过一年的训练,她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动作熟练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相较于老队员,胡静刚开始参加训练的时候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因为没有舞蹈基础,她总是不敢站到队伍前面。注意到自己的体型没有队友娇小时,她甚至会羡慕和自卑。
意识到状态不对后,她积极改变自己的心态,主动融入这个大家庭,相处起来才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友善。队员们不仅没有排外心理,还十分乐意帮助她。在碰到一些难度较高的舞蹈动作时,胡静会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学习到了正确的方法后主动加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在那些汗如雨下的日子里,胡静渐渐跟上了集体的步伐,真正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浩瀚的书海中,感受文字带来的无限力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大一学习思政课程时,胡静机缘巧合下加入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丽老师举办的励行读书会。于是,迄今为止两年半的书海征程开始了。
“你可能在沙龙不怎么注意她。兴许是为了方便随时站起来帮大家拍照,帮老师翻PPT,她经常坐在角落里默默听同学们分享。她总是最先到教室,帮忙借钥匙擦黑板……”学校励行读书会在给胡静颁发“最具勤奋者”奖状时这样评价她。

励行读书会每周五晚6:30在心情纺举行读书分享活动。大一至今,胡静已经参加了近80场读书会。每周一次的读书会她从来都是准时到场,风雨无阻。
训练压力大的时候,读书就是她的精神食粮,而书中的小故事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就像生活中的通关秘籍。读书会活动里,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场关于分析谷爱凌成功秘诀的读书会沙龙。这场书会由张丽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政热点,深刻剖析谷爱凌这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女性人物。

励行读书会萌新见面会
胡静通过查找资料,从谷爱凌的成绩、家庭背景、中国美国文化对她的影响等等这几个方面,了解了“谷爱凌的成功秘诀”。3岁接触滑雪,4岁就能在雪地里翱翔,7岁选择专攻自由式滑雪,成为队里唯一的女生,自此,一路开挂。虽然才19岁,但谷爱凌已经是一名赛龄超过十年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胡静说:“通过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成长之路,我找到了比天赋更为重要的成功秘诀,那就是坚持和热爱。毕竟,功夫不负有心人。”

参加励行读书会
读书会里有本书叫《请给我结果》,书中有句话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认真第一,聪明第二;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每当专业上遇到困惑的时候,它总能勉励胡静坚持下去。
努力拔节也不忘成为温暖别人的光
抱着学习的心态,胡静加入了华夏运动与康复中心,成为校医队里的一员。机缘巧合下,她全程负责了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的运动防护。从前期策划,到落地实施等全部由胡静一个人组织,让她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很大提升。康复中心学生承担的工作,简言之就是给一些轻微擦伤、肌肉拉伤、脚踝扭伤等小伤病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伤口的处理、包扎及其理疗。

有些过去理疗的师生神情会特别紧张,就像是背上压了一座山。胡静会通过从老师那里学习到的专业的理疗方法、手法和知识对伤员进行理疗。看到他们心理上和身体上得到放松时,胡静自己也会感觉释放了很多压力。胡静觉得她做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做好自己需要做好的事情,完成好学委这个身份赋予我的职责,不辜负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胡静说。正是她坚定的信念,造就了老师眼里的“好帮手”,同学眼里的“好班干”,铸就了她充实的求学生涯。

在同学冯欣看来,胡静是一个很靠谱的人。组团做小组作业的时候,胡静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领导力,对待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一丝不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胡静都会很热心且很专业地为同学解答。作为学习委员,除了认真做好本分工作之外,期末复习阶段,她还会在班级群里分享考试重点,毫不吝啬地帮助同学。专业学习之余,她也会主动去拓展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阅历和见识。

两年半的学习生涯中,《体育服务运营管理》是胡静印象最深同时也觉得最难的一门课。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家乡旅游发展有关。在老师讲到理论知识的重难点时,胡静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笔记,从不敢懈怠,这种随时做笔记的习惯甚至延续到了采访现场。

“我想学好这个专业,为发展家乡旅游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家乡增添色彩!”从学习赛事策划专业时,胡静就有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想法。胡静的家乡位于罗田天堂寨,这个位于湖北黄冈的4A级风景区气候适宜,崇山峻岭,龙潭飞瀑,人杰地灵,是发展体育赛事,壮大旅游业的理想胜地。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她,立志通过专业上的知识和实践,丰富当地经济和文化生活,促进家乡发展。同时,也让更多和她一样渴望知识的人走出大山,拥抱外面的世界。

心之所向,何惧路长。长时间以来,胡静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初衷,即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拦路虎”,也总是心怀希望,积极面对。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走一步有走一步的收获,没有破茧的勇气,哪来飞舞的双翼。这个一直逆风奔跑的姑娘,终将在某一刻到达她心目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