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推动翻译课程的数智化建设与改革,2025年7月12日至13日,我院英语系教师参加了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协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学数智化转型研修班”。本次研修班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翻译教学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学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开展深入学习与交流。

研修班于7月12日上午正式开班。开班式上,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玉堂,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以及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傅强分别致辞,强调了本次研修对于提升翻译教师数字素养、推进翻译教学变革的重要意义。
本次研修班为期两天,课程内容紧凑而丰富,涵盖了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两个维度,系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翻译教学的路径与方法,为翻译教师在AI背景下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在内容设计方面,研修班围绕“人工智能+翻译教学”的融合展开,涵盖翻译研究方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生成式AI工具的教学应用、翻译信息检索策略、大语言模型技术与课堂设计等关键议题。课程安排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色,既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论讲解,也有聚焦教学实效的操作演示,力求让参训教师真正“带得走、用得上”。
授课专家阵容强大,来自高校与企业的多位知名学者与实践者倾情分享。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教授以《翻译研究方法论: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真》为题,为教师们梳理了翻译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创新路径;副教授黄敏围绕《AI时代翻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教学方法革新》,强调教师转型的关键在于思维重构与工具熟练运用。来自武汉工程大学的章瑾副教授则通过实操讲解,让教师亲身体验了AI赋能下的翻译教学情境设计。

7月13日,研修进一步深入实操与技术前沿。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少爽教授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翻译实践中的信息搜寻策略》,分析了信息获取与筛选的新路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崔启亮教授则重点讲解了《大语言模型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多种教学场景设计策略;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闫栗丽从企业视角出发,以《AI大模型驱动翻译实践创新》为题,阐释了语言服务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在专家的引领下,参训教师系统学习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教学的转型思路,包括翻译研究方法、数字素养提升、AI工具使用、教学场景创新与案例应用等方面内容。特别是在实操环节中,教师们体验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翻译辅助、信息检索、术语管理、课堂设计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对“人机协同”教学理念的理解。

我院教师通过此次学习,拓展了视野,提升了AI赋能背景下的教学创新意识,未来将在课程设计、课堂实施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翻译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学院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