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8:20,我们外国语学院开展了《语海启航,梦想飞扬》主题会议,同时邀请了刘黎黎老师主讲,助力各位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开启大学的学习之旅。
刘老师先以我们的成年之路为主题导入,为我们展示了来到大学之后的一些变化。成年亦乘风,十八岁后的我们,要开始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洗却平生尘土,破层峦叠嶂 。

刘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条建议,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世事总不完美,遗憾和缺陷存在于世间每一处角落。人生中有许多的事与愿违,不完美是常态。然而,只有在遗憾中保持乐观,在困境中永葆希望,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缺口透进来的光。
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写道:"每一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但是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人生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显得真实,只有善于接纳自己,正视不足,才能迎来人生的真正蜕变。

刘老师说:“完成大于完美。”我们应该培养成长性思维,相信自己,勇于尝试。
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害怕挑战,他们喜欢待在熟悉的舒适区,以为可以一直安稳下去,可一旦出现变化,他们往往措手不及、慌乱不堪。
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贪图一时的安逸,敢于接受挑战。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不会自我怀疑,而是能够愈挫愈勇。在他们看来,失败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成长。因为能力是可以习得的,那么失败也只是暂时的失败。只要不断精进自己,终有一天会成功。
“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山。”真正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外界的阻碍,而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把"我行"变成"我试试",把"我不会"变成"我可以学",多一份尝试的勇气和改变的决心,就多了一份成长蜕变的可能。

除此之外,刘老师告诉我们“要培养好品行”。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对一个人一生有多么重要。明德修身,好的品德对我们至关重要。
荀子曾说:"人不知耻,乃不能成人"。明德修身讲究的同样如此。通过这次准备演讲的过程,我更加认识到了什么是"知善知恶、知荣知耻;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大学生,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荣辱意识,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感染下明德意识,没有在学校教育下培养起来的修身意识,这对我们大学生而言,那将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远所缺少的一条光明正道。

最后,刘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取得人生的掌控力。”我们应该多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因为外界的纷扰而改变自己。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时常感到焦虑。害怕掌控不住周围的一切,害怕落伍,更害怕失去归属感。结果盲目照抄别人,逐渐迷失了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自己该走的路,别人的轨迹,我们很难完全复制。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坦然面对每一个当下。一个人的特点,往往就是他的优点和闪光点。敢和别人不一样,懂得独立思考,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就像刘老师说的“做自己喜欢的,就是幸福。”
本次会议,我们都收获颇丰,也有许多的感悟。刘老师的建议留存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