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第二课堂 > 外语文化节 > 正文 外语文化节
    【配音比赛感想】魔发奇缘
    发布者:外语系 来源:外语学院  日期:2013-06-08 10:51:00

    从小我就特别佩服那些配音演员(在日本应该叫声优或CV吧),总觉得就是他们赋予了动漫人物生命。记忆里比较深刻的就是名侦探柯南里工藤新一的那个声优,他华丽的声线和自然的情感曾让我十分崇拜他,不过那个时候并没有说想要当一个配音演员或者尝试为某个角色配音,总觉得我不可能做到这样高端的事(笑)。

    日本动漫看多了,对声优的了解也更加深刻,也更加意识到配音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听了一些广播剧,觉得配音很有趣:你看不到那个人的样子,却可以凭借声音的质感想象出这个人的外貌,习惯,喜好,身份…于是我便有想要为某个动画配音的想法。没想到刚有这个想法,英语文化节的配音比赛就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

    这次比赛我和杜艺搭档。我和她都是广播台的成员,并且都是英语节目的播音员,所以对自己的实力和默契度比较有自信。我们的组名叫global factor(环球元素),这也是我们广播台英语组的组名。经过仔细斟酌,我们决定配《长发公主》这部美国动画片。这个动画片很精彩,无论是画风还是剧情都很nice,不得不说除了日本以外,美国动漫也是十分先进的。而且电影主角刚好是一男一女,和我们的情况比较符合。

    可能我们俩对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研究,比如怎么消除和制作字幕,怎么消音或插入音效。但是我们的热情和付出一点也不比那些懂得专业视频制作的同学少。因为我和杜艺是两个班,所以训练的时间只每天下晚自习后。我们一有时间就找一个教室练习,从刚开始的看稿,到后来的脱稿;从刚开始的生硬到后来的驾轻就熟,我们一遍一遍练习,把台词练的滚瓜烂熟,有时候做梦也会梦到电影里的场景。因为电影里主人公说台词说的很快,刚开始我们都跟不上原版的速度,一说快舌头就打结,后来我们渐渐熟练,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了一些台词,比如省略一些单词,加上一些自己需要的单词,这才能和电影人物的口型对上。接着我们开始研究发音和语调,我们都知道,英文发音是十分复杂的,很多尾音,气音和辅音都十分重要,想要说的有韵味,一定要把这些细节处理好,于是我们又重新拿一张台词表,在每句台词上标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哪里语气要强烈,哪里语气稍弱,哪里的词需要上扬,哪里需要降下来。这样忙忙碌碌两个多星期,才算把这个电影搞定。

    预赛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居然有那么多组跟我们一样选择《长发公主》这部电影,甚至有一个组和我们选取的片段一模一样,这给我们组很大的压力,不过好在我们都正常发挥,没怎么紧张,所以打败了其他“长发公主”们,进入了决赛。不过有一件事给了我们打击,就是预赛完后评委老师指出我们的一些单词的发音还不够准确,这句话又让我们苦练了一个多星期。而且最头疼的是创意配音,我们完全不知道写怎样的台词才能符合我们选取的片段的语境,于是我和杜艺分头行动,寻找“创意”。我们上网搜索了很多恶搞电影的配音视频,也考虑了很多素材,后来我想到,是不是可以结合武汉的一些情况,对武汉进行吐槽。刚好杜艺又是武汉人,我们在这个点子上一拍即合,于是搜集了很多与武汉地理、人文有关的素材,进行筛选、整合,最终做出了一个“学生逃武汉话课,被女老师抓回课堂”的创意。这个创意配音对杜艺来说很简单,因为她是武汉本地人,里面需要武汉方言的台词她信手拈来,可是我一点也不会武汉话,所以在杜艺的指导下又苦练武汉话这个“第二门外语”,什么“闹眼子”,“讨人嫌”之类的词,练了好久才有那么点武汉的味道。

    决赛当天我们都很紧张,包括赛前的对稿练习,我们都有一点对不上,特别是还没有熟练的创意配音,我们还是需要稿子。在比赛的时候,中控室的哥哥点击播放键的时候,我们尽量放松自己,找回平时训练的感觉,虽然有点小紧张,但是弗林瑞德和长发公主的形象,还是成功的被我们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这个时候,我突然回到了小时候看动画片时的那种感觉,我现在变成了一个配音演员,一个声优,一个CV,我在为动画人物配音,我给予了人物生命,这种感觉真的很奇特。

    最后的比赛结果,我和杜艺得了第二名,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已经很满意,毕竟第一名的大三的学姐们比我们更加专业,她们纯正的伦敦腔是我们目前怎么也学不来的,而且我们在创意配音方面也的确是略逊一筹,不过我们已经很满足。我们付出了,也得到了回报,这就已经足够。

    外语1124班 徐丹诚 杜艺

    上一篇:【配音比赛感想】魔法奇缘

    下一篇:【配音比赛感想】马达加斯加之逃亡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