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学习氛围,11月4日至5日,六号楼辅导员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风建设主题活动,社区内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参与风铃制作,在创意实践中凝聚学习共识。同学们踊跃参与这场手工活动,偌大的场地被热情填满。

本次活动由学院精心筹备,提前为参与学生配齐风铃骨架、彩绳、贝壳、小铜铃、麻绳等各类创作材料,长桌整齐排布、截制规整的青竹筒有序码放,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活动鼓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各展所长。部分同学积极发挥创意,聚焦细节装饰的制作与呈现,将贝壳、铃铛等特色元素进行有序串联与巧妙搭配,共同完成作品创作,让每一件作品都融入独特的创意与心意。部分同学们埋首摆弄着材料,专注手工环节,沉浸投入,全神贯注完成创作,展现出积极参与、认真投入的良好风貌。

在制作过程中,参与的同学将天然材料的质朴与自身巧思创意,一同融入每一件风铃作品中。他们让手作的温度与学风的内涵相互交织,通过互相配合制作风铃,不仅拉近了彼此距离,更在协作中培养了团队意识。通过一番创作,同学们的作品都各具特色:有的带着环保自然的质感,有的用果壳挂件增添清新气息,还有的用铃铛增添趣味性。当面对镜头时,参与的同学自信地展示着精心制作的成果,表示出制作风铃的过程让他们成就感满满。

现场笑声与风铃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成了社区最特别的“学风旋律”。本次活动中,学院郭晨艳老师也参与其中,亲手制作风铃作品,将创意巧思融入手工创作,同时与身旁学生交流创作思路,耐心分享手工技巧,以实际参与的方式与同学们互动交流,轻松的互动让现场氛围更显融洽,也让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活跃活动氛围的同时,展现出师生共融的良好风貌。

此次学风建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以手作风铃为载体,打破了传统学风建设的单一形式,将实践创意与学风引导有机结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小活动”撬动“大学风”的生动实践,推动社区优良学风持续巩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优良学风从“口号”变为可感、可触、可践行的日常。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多样化的学风建设方式,通过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推动社区优良学风持续巩固,让优良学风在社区中沉淀、在成长里延续,助力同学们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共筑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