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与新媒体系大一课程《非线性编辑》课程负责人李芷暄及课程团队成员廖军,中午于艺术楼834-1开展课程磨课活动。本次磨课活动聚焦第16周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添加、环节互动等内容。
课程组第16周课程均为上机课,内容为PR中视频效果的制作和音频的相关调整。视频效果和音频编辑在视频后期编辑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视频作品视听语言的创立和渲染工作。因此,如何通过“演示-实操-评估”三维的教学设计来讲授上机课程是此次磨课重点。

课程负责人李芷暄老师提到,第16周视频效果和音频编辑的课程内容需要与前期课程做更加紧密的链接,因为视频编辑和后期是一个综合运用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审美能力和画面意识。除此之外,课程思政的融合也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李老师提出可以在演示过程中展示相关的优秀案例。课程组廖军老师提出,前一周课程的“关键帧”运用和可以结合教材上的部分案例和本节课课程内容融合。两位老师对课件内容和教案进行了重新的补充和设计,确保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非线性编辑》课程作为网络与新媒体大一阶段的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了拍摄和后期编辑的基础。此次磨课活动对《非线性编辑》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又一次的研讨,还进一步优化了前后课程内容的衔接性,旨在为学生提供质量更高的教学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