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赴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带队老师杨洋和马边县柏香村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四川省人大代表、柏香村巾帼致富带头人李财燕的家中,就柏香村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状况与她进行了一次亲切的交流。

交谈过程中,师生们与李代表亲热地坐在一起,不时提出问题了解精准扶贫的相关情况。据悉,李代表是一位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人,而柏香村地处山区,地多田少,家庭只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李代表说“以前的穷日子都过怕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柏香村贯彻落实后,她们家成为该政策下帮扶的典型住户,生活水平也在政策推动下有了质的飞跃。作为因灾致贫的贫困户,李代表的家庭在2015年办理了建档立卡,国家下发六万余元资金补助重新建房,县政府补贴十二万元帮助翻新并扩改鸡棚,四川省纪委提供一万余元资金补贴家具购置。

在李代表的耐心讲解中,同学们更了解到,从前她家靠种植普通农作物为经济来源,全家年收入不到万元,但在政策的推动下,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只要勤奋肯吃苦,挣钱就容易许多。现在家里有鸡养殖,也在县城里承接了建筑活,家庭收入年收入从过去的一万元到现今的十万余元,几乎呈翻倍的趋势增长。小孩也有更多资金可以用于学习补课,无论从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都有了更大的满足感。李财燕代表表示,精准扶贫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脱贫致富不能光靠政策,一定要勤劳,更要能吃苦。她还骄傲的说,“我们家已经实现脱贫了。”

李代表还拿出了自家的脱贫攻坚“帮扶包”,向大家详细介绍精准扶贫政策和实施情况。她说:“村里每一个贫困户家里都有一个‘帮扶包’,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对应的帮扶责任人,从生活用电、安全用水、广播电视、基本医疗到‘两不愁、三保障、四补助’等都有详细的达标要求和时间要求,‘帮扶包’是贫困户的保障,也是宝贝。”最后,她还引导师生们参观了家中的环境,不时向大家介绍家里发生的新变化。

据了解,精准扶贫调研是本次赴马边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不长的实践时间中,实践队师生克服炎热的天气和复杂的山路,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家里,组织村内走访调研。通过调研,大家了解到,交通方面,柏香村通往山下的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修整改善,已经全部实现硬化,上下山方便了许多;生活方面,贫困户住进新房子,家电家具都有补贴,每户人家中修建污水池,用于环保,WiFi信号多方覆盖,娱乐更便利;教育方面,部分学校进行重建,购置大量教育设施,也更换了更优秀的教师资源。最令人师生们印象深刻的是村里的民风,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不少陌生村民,他们对外来的陌生人报以诚挚的热情,积极邀请大家进入家中休息,并赠送自家种的水果加以款待。当谈到生活状态时,大家都笑着点头,充满幸福感。

柏香村的徐亚雄书记也向实践队介绍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村内的落实效果。他表示,柏香村共133户人家,现已脱贫132户。在产业方面,政策提供给每户的发展资金合用于集体经济,每年每户年底可得到一比数目可观的分红;在队伍建设方面,村内以党建为引领,注重培养出优秀的接班骨干;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上,村内积极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引导孩子们追梦并圆梦。最后,徐书记语重心长地讲到,现在最大的目标是坚持引导大家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挖掘大家的内生动力,拔掉“穷根”。


谈到本次下乡参与精准扶贫调研的感想,实践队成员朱芳茹讲到:“第一次真正来到山区去观察当地人的风貌与生活,第一次发现看似遥不可及的政策其实就在身边,这种感受很奇妙也很珍贵。在短短几天的相处中,柏香村村民的淳朴也令人记忆犹新。能够参与到柏香村的建设中来,让我感觉很骄傲。”


实践队指导老师杨洋表示,我们国家要在2020年前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世界瞩目的壮举。而对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95后的大学生更多的只能从书本里和网络里了解情况。本次社会实践安排了精准扶贫的调研,就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真实感受它,同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也希望尽我们的能力为扶贫事业做一点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真实感受到了当地的巨大变化,也接受了一场最真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为国家的扶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共同希望脱贫攻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和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