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我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在8-217教室开展了一场关于《表现雕塑艺术Ⅱ》课程的磨课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以及跨学科融合等关键议题,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苏皓男、邹文华、陈晶等几位老师共同参与。

《表现雕塑艺术Ⅱ》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专注于雕塑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还在文创产品开发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同时,该课程与《虚拟现实设计》《角色设计》等课程紧密相连,为学生在这些高阶课程中的创新创作提供有力支持,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意义深远。
在磨课过程中,苏皓男老师围绕课程目标、学生学情、现有课程建设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在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雕塑作为雕塑学科的新兴重要分支,课程建设应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积极与技术发展前沿接轨。
此外,针对雕塑艺术跨学科融合的特性,邹文华提议实施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整合艺术设计、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等多领域知识,培育具备复合型技能的毕业生,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元化的职业需求。本次磨课活动还对该课程是否适合开展校企合作类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老师们积极交流课程建设思路,为后续可能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团队成员对课程融合跨学科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初步完成了工作分配,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有序推进。
据课程负责人介绍,《表现雕塑艺术Ⅱ》课程以“国风潮流玩具”为主题、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建设思路得到了一致认可,将在后续课程建设中继续保留。这一思路注重学生技能发展的连贯性培养,既能直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独特优势。此次磨课活动为《表现雕塑艺术Ⅱ》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系将以此次磨课成果为契机,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助力学生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道路上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