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推荐
院内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内动态 > 正文

【教学动态】数字媒体艺术系《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二)》课程开展线上磨课研讨

发表时间:2025-03-06 08:51 作者:张昊冉 阅读: 编辑:封佳怡

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虚拟现实方向人才培养质量,近日,我院数字媒体艺术系肖赛锋老师与张昊冉老师围绕《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二)》课程开展磨课活动。两位教师立足课程大纲,聚焦行业前沿需求,从教学内容优化、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思政融入等多维度展开深度研讨,着力打造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质量课程。



《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二)》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现实方向的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3D游戏场景建模、材质贴图绘制、灯光渲染等关键技术。磨课过程中,两位教师紧扣课程大纲要求,针对“原画分析”“UV插件应用”“灯光与渲染模块”等教学重难点展开讨论。肖赛锋老师提出:“需强化案例教学的连贯性,以‘卡通场景—写实场景’为梯度设计项目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攻克复杂模型构建与质感表现难题。”张昊冉老师则建议引入行业真实项目案例,结合Bodypaint与3ds Max软件协同工作流,提升学生技术应用与艺术表现的综合能力。



课程强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两位教师在磨课中深入探讨如何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技术教学。例如,在“手绘材质细节刻画”模块,计划引导学生从传统建筑纹样、民间美术中汲取灵感,运用Photoshop进行创新设计;在“灯光设置”环节,则通过影视级布光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光影美学的感知力。张昊冉老师表示:“虚拟现实不仅是技术载体,更是文化表达的新媒介。课程需在工具操作教学中渗透审美素养培育,让学生作品兼具技术精度与文化深度。”

针对课程考核,两位教师优化了过程性评价体系,提出“作品迭代+项目答辩”的考核模式。课堂练习将围绕“Q版场景设计”“写实游戏实例开发”等主题展开阶段性作品提交,终结性考核则采用团队协作完成完整游戏场景项目,并融入路演展示环节。肖赛锋老师强调:“考核需体现‘五会能力’目标,既关注软件操作熟练度,更重视学生的创意思维、团队协作与行业适应性。”

为增强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磨课研讨还结合虚拟现实行业发展趋势,规划引入企业导师工作坊、游戏美术案例库等资源。未来课程将增设“次世代模型制作”“PBR材质流程”等前沿技术专题,帮助学生掌握Unity引擎集成、实时渲染等拓展技能,助力学生向“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型。

此次磨课活动通过精准把脉课程痛点、创新教学设计路径,为《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二)》的高质量实施夯实基础。数字媒体艺术系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以匠心打磨每一堂课,为虚拟现实行业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审美、会创新”的优秀人才。


联系电话:027-81695691 / 81695692

院长信箱:lijiao@whhxit.edu.cn  

地址: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综合楼10楼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