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锚定“十五五”专业转型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路径,8月1日,我院产品设计系骨干教师王晶通过线上会议,专项调研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带头人曹小琴教授。双方聚焦“智能时代设计”与“工业产品创新”的差异化特色,就专业升级、课程重构及产学研协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分享创新策略和实践工作经验,为我校产品设计专业转型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动能。

交流会上,曹小琴教授系统介绍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农工融合”特色课程体系,开设“农产品包装生态设计”“智慧农业装备设计”等特色课程,近三年获红点奖等国际奖项12项,构建“农业品牌设计工作室+生物材料实验室”双平台实践体系;产学研成果方面,学院在2024年牵头制定《岭南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行业标准,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方面成果丰硕。
王晶老师则分享我校产品设计智能产品设计方向上的优势,近几年产品设计专业以“智能家居”“医疗健康”为主题的多项研究成果,参加省级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赛事获奖。教师在教学类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分享了教师和学生参赛的经验。
针对“十五五”规划中的专业升级瓶颈,双方重点探讨产品设计专业的发展转型路径。“仲恺的‘农业生态设计微专业’采用‘真题真做’模式,学生直接参与省级农业产业园项目,这种产教深度绑定的经验极具参考价值。”王晶老师在讨论中强调。曹教授建议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可依托现有的专业基础条件和优势,嫁接智能硬件开发资源,申报“智能产品系统集成微专业”,并现场分享仲恺微专业申报材料编制的“三阶九步法”核心策略。
此次调研不仅是专业转型的探路之旅,更构建起“设计生态+工业智能”的双螺旋发展模型。王晶老师总结:“曹教授团队将产品设计深度植入农业产业链的实践经验,为我校破解智能产品系统化不足的痛点提供了基因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