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政内核,开展“教师精讲+学生PPT汇报”教学活动,将节气文化、民族文化等传统元素与动态设计技艺深度融合,让数字技术成为传承文化的新载体。
课程中,李文雅老师围绕“传统文化+技术教学”双主线搭建思政教学框架。在节气文化模块,通过对比春分、冬至等节气的典型习俗,拆解传统节气插画中的色彩逻辑与图形符号,引导学生理解节气背后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在民族文化模块,以少数民族纹样和服装为例,讲解如何用关键帧动画呈现纹样的动态韵律,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

随后,学生完成PPT汇报设计并进行展示。有的同学以 “二十四节气” 为脉络,有的同学聚焦民族服饰纹样,通过PPT动画演示土家族服饰纹样从基础线条到完整图案的生成过程,搭配文字解读纹样寓意。汇报中,学生不仅展示素材来源、草图设计,更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技术输出”与“文化表达”的双重呈现。

此次课程创新,让该课程成为文化传承的 “数字讲台”:既通过实操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更以传统文化浸润培育其文化自信,为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探索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