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展示实践成果,10月23日上午8时,产品设计1231班在艺术馆三楼VR实验室,举办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产品开发设计》结课评审汇报会。本次会议由课程负责人王晶老师主持,特邀企业导师刘志雄,以及产品系副主任朱琦老师、鲁黎黎老师、孙丙一老师共同担任评审,产设1231班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并展示丰硕学习成果。

作为持续建设的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本次《产品开发设计》课程在往年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校企资源,为学生搭建起更加优质的学习与实践平台。课程坚持以“真题实做”为特色,持续引入企业真题,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教学成效显著提升。
今年学生选题更趋多元,既聚焦现实问题也兼具前瞻洞察,如“萌球趣投机”陪伴型宠物玩具设计、“校能充·移动管家”校园服务类产品设计、“园桌友聚”校园“慢社交”伙伴、“施工智隔护”道路施工可移动隔护设施设计、社区共享型多功能老年代步车、武汉方言文化公共座椅、便携现磨咖啡机设计等项目,均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关怀。这些选题源于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深入观察,展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前瞻视野,更彰显了同学们以设计回应现实、服务社会的潜力与担当。

汇报过程中,各小组围绕市场调研、用户需求、设计构思、技术实现、成本控制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系统展示了产品开发设计的完整流程与实际成果。同学们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跨学科整合能力,更在团队协作、表达沟通中实现了“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的“五会”能力综合提升。
在评审点评环节,企业导师刘志雄与鲁黎黎老师对各组作品给予了深度点评。其中,刘志雄老师以参赛评委的角度对同学们的设计提出了很多建议,肯定同学们在创意构思上的成熟度,同时指出其在技术落地与用户体验方面展现的较强实践能力。导师还结合行业经验,就产品优化路径、市场定位策略与商业化可能性提出了中肯建议,为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对接产业需求提供了宝贵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持续依托VR实验室等先进教学设施,实现设计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呈现,增强了作品展示的沉浸感与互动性,也为评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加直观高效的平台。

本次结课评审汇报会不仅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作为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持续建设、不断超越的生动体现。课程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项目化教学、聚焦社会真实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与实践动力,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与综合执行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汇报会也为学生们搭建了成果展示的优质平台,企业导师的精准点评帮助同学们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方案;而企业指导老师与学术团队的深度协作,更推动学生们在创新设计与实际应用中实现双重成长,使其系统掌握从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原型设计、可行性分析、成本控制及创新技术应用的全流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