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推荐
院内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内动态 > 正文

ID TEAM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成果喜人

发表时间:2015-11-15 21:57 作者:鲁黎黎 阅读: 编辑:

年轻团队力量强  积极奋进有担当

人文与艺术系ID TEAM科研团队创建于2014年,由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王晶老师担任负责人,另有组员李娇、汪丹、姜轲、张天洁、鲁黎黎五位教师,平均年龄32岁。教师综合素质优良,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一年来,在学院大力支持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工作及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本团队主要依托产品设计教研室及ID Team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产品开发设计、产品造型与色彩设计、交互设计、UI界面设计、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均由专职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人。团队创立之初,制定了人才管理制度、会议制度等。团队管理实行负责人制,对科研及教科研等多种形式的项目进行协调,各项工作责任到人,专人专职,并协同配合。注重人才培养,打造核心竞争力。实行考核制,做好会议考勤记录、进修记录等。实行奖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实行账目明细公开化,参加任何活动及使用经费均有记录。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室会议,研究讨论教学及决定团队建设的重要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把新的想法和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

为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学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注入新鲜元素,调动团队的活性和潜力,积极与其他教研室交流经验,并相互学习,根据专业特色部署各项工作,把教研室例会打造成健全的制度,并督促团队成员遵守和执行。针对ID TEAM工作室也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室管理条例,包含师生在内的每位成员一直坚持并遵守,以此带动团队的战斗力。

         

热情投身教科研  群策群力促发展

学院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最新科研、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倡教师结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撰写毕业论文,引领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形成科学研究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该团队凝聚力及合作意识强,相互鼓励与支持,积极参与教研、科研活动,提高专业教科研工作质量,带动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团队教师注重加强自身的锤炼和建设,积极发表论文、编写教材等。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最新科研、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倡教师结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撰写毕业论文,引领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形成科学研究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教科研成果一览表

       

序号

内容

负责人

备注

1

论文“办公产品形态的情趣化设计研究”

王晶、

鲁黎黎

发表在省级国家优秀期刊《设计艺术研究》20152月刊,ISSN2095-0705CN42-1807/J

2

论文“独立学院转型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王晶

发表在省级期刊《艺术品鉴》,2015年第4期,ISSN2095-2406CN61-1485/J

3

论文“浅谈高校艺术类设计素描课堂教学改革”

王晶

发表者国家级期刊《博览群书》,20143月,ISSN1000-4173CN11-1091/I

4

论文“初探婴幼儿产品设计原则”

王晶

发表在《大观》,201410月,

5

论文“运动型自行车结构设计中的机械美学”

王晶

2015中国创新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

6

论文“中国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乡村居民住房的生态设计研究”

鲁黎黎

发表在省级期刊《现代园艺》,20142月,ISSN1006-4958CN36-1287/S

7

论文“基于互联网智能触控技术的互动娱乐游戏桌产品设计”

鲁黎黎

2015中国创新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

8

论文“浅析楚文化中的凤纹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汪丹

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作家》,20147月,ISSN1006-4044CN22-1028/I

9

儒家仁学思想对设计的影响

汪丹

发表在全国双效期刊《美与时代》,20147月,ISSN1003-2592CN41-1061/B

10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Game Theory in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the Academic Power

李娇

发表在《MSMI2014》,20146

11

精品课程“产品设计表现技法”

邓卫斌、王晶

已结题,201412

12

独立学院转型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研究

王晶

院级科研项目

13

国家发明专利:听力障碍儿童益智玩具

张天洁

获“浦东杯”暨第三届上海发明创新大赛二等奖。

14

教材《设计素描》

王晶、

鲁黎黎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已交稿,计划出版

15

教材《艺术综合基础之素描》

鲁黎黎、王晶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在编写中

16

教材《产品设计速写》

鲁黎黎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已出版

17

项目“东莞邦泽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服务”、“邦泽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成立“邦泽科研所”

王晶

校企合作,目前已成功组织了三次设计大赛;产品设计服务三套方案“七帽挤出式铅笔刨”、“黑武士碎纸机”、“邦泽盆景” 企业已投入生产

18

项目“武汉漫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服务”

王晶

校企合作,目前已完成企业两套设计方案,产品正在调试中

19

指导学生参加“2014全国工业设计大赛”

王晶、

鲁黎黎、张天洁、姜轲

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并获得“湖北省院校最佳组织奖”

20

指导学生参加“华帝工业设计大赛”

王晶、

鲁黎黎、张天洁、姜轲

两个优秀奖

21

指导学生参加“醒狮杯全国工业设计大赛”

王晶、

鲁黎黎、张天洁、姜轲

两个入围奖

打造核心竞争力  教研结合有意义

团队老师们爱岗敬业,责任感强,积极投身各类教学工作,旨在培养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素养较高的设计专门人才,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带着青年教师特有的激情,与莘莘学子共同激发灵感、激活创意,在专业教学、设计创新等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本团队大力推行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完成专业骨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和发展决定了团队的整体质量,所以此项工作必须认真做好,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

          

本团队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视,坚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优、专业素质强的队伍,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立足本专业学科发展,合理规划和实施,按照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并得到学院对科研工作经费的支持,各科研项目得以开展,如成立1957设计中心、校企合作、设计比赛、院级科研等,逐渐培育产品设计重点学科,提高产品设计团队综合实力。团队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加强督导和激励机制,采取了多种渠道确保工作实施展开,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团队为打造良好的专业市场竞争力,一直在努力。

ID TEAM科研团队在一年的建设时间里,不断学习和成长,已通过学院中期工作检查,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但发展的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和不足,在后续的工作开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谦虚学习的心态,脚踏实地的作风做好每项工作。团队成员将更加努力,充满信息,争取做出更多的成绩,把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成效突出的核心战队,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联系电话:027-81695691 / 81695692

院长信箱:lijiao@whhxit.edu.cn  

地址: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综合楼1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