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最新资讯
最新推荐
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第五周教学情况通报

发表时间:2020-03-21 17:39 作者:艺术学院 阅读: 编辑:

 

1. 本周教学基本情况。开课第五周我院各项教学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我院在疫情期间计划在线教学开课门数33门,实际开课门数33门。共有35名老师参与线上授课,在线课程门次数66门,授课班级数146个。参与在线教学学生人次数4391人次,课堂到课率   99%。

2. 教学情况

1)本周教师授课情况  

通过五周的在线学习与交流,教师们的在线课堂可谓精彩绝伦,各具亮点和特色,课堂活跃度也越来越高。从近期搜集的资料及课堂效果反馈来看,在线课堂远比线下课堂更加精彩。

蒋娟娟老师的课堂直播互动效果良好,亮点在于“讨论”部分的建设,讨论选题中有意识地将课程延展性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同时对知识点、专业名词加深了印象,并能将自己在学习中对景观的理解加入进去,讨论中加入了典型案例分析,也结合了“学校地形”等现实案例,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效的补充了课程的完整性。

吴晓炜老师的课堂,每个知识点逻辑关系清晰,注重过程考核,课程内容中补充拓展的资料特别丰富。

周郁峰老师的《分镜头创作》课堂能结合当下疫情的情况,将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亮点一:针对于部分较难知识点有更加直观可视化的了解,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看似复杂的理论知识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现;亮点二:增强师生互动,为提高学习效率,设计独特的抽签小程序,按照学生尾号后两位进行提问,抽签方式的问答方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需时刻保持专注力;亮点三:结合当下行业要求,进行中英文教学。

2)学生网上听课情况及使用网络平台情况

辅导员通过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动员学院家长积极配合教学工作,督促学生们合理作息,按时上课。通过线上、线下督学、交流、问询等方式,师生互相沟通与交流,保证特殊时期教学质量的标准不降低。

根据《艺术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教学督导以及辅导员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线上课程开展情况,学生线上学习感受、效果评价,任课教师是否遵循教育部、教务部相关线上课程指导精神实施教学,以及对于后续线上课程的开展建议需求等进行了解。目前,从学生反馈情况看,对于开学至今的线上课程开展满意度较高,老师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线上教学要求,无一例教学事故或教学懈怠的事例发生。

  3. 存在问题

1)网媒18级学生反映,英语课用到的上课平台过多,上课、记单词、打卡各有不同平台,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2)毛概课的阳超老师拖堂比较厉害,有时拖堂三四十分钟。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都存在听不懂,作业难的情况,计算机的课后作业,一大部分人无法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为有一批理科艺术的同学,网上授课根本听不懂。

4)学生自学指导、过程管理考核、问题解答分析环节比较薄弱。有的课程听课中没见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且过程管理和考核也是空白;有的课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分析得不够全面;学生自学环节,应分步骤提示学习要点。

4. 改进措施

1)可增加课堂随机提问、学生随机展示环节,提高线上学生注意力。课堂讨论上,应多布置一些相对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强化作业、课后习题、答疑、问卷、测试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进度。

 



教学案例:   

《景观设计初步》线上授课情况总结

蒋娟娟

《景观设计初步》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中的第一门课程,为将来的《景观设计专题》和毕业设计的景观方向选题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在我系景观设计方向的课时不多、课程有限,可以说《景观设计初步》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景观方向的主干课程。因此,上好这门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原本作为参与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在等待主讲教师的带领,疫情当下,却临时担当起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同时,原本将希望寄托于借助中国慕课平台,但一方面慕课平台相关课程是面向工科类“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而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慕课平台等待发布过程漫长很怕耽误教学的正常开展。所以,在开课之前一周我决定在超星平台自己建设课程。当即准备笔记本电脑、麦克风、数字绘图板由于前期有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经验,本次课程建设效率较之前有大幅度提高,4周时间紧锣密鼓地完成了30多个视频的录制、剪辑和上线,以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建设与布置。

1.教学准备

本课程主要借助超星泛雅学习平台进行建设,在备课环节则通过各种平台搜集资料,尤其是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相关精品课程,还收集到微课设计竞赛的教案和教学视频,对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充值百度会员、WPS会员等也为高效备课出力不少。此外,本地快递未中断,我网购了录课用的相关设备:数码绘图板和耳麦。

除此以外,我家里两个孩子在家网上复学,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也是准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很感激我的工作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图片1.png

  

2.教学过程

本课程是本专业2018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景观设计类课程,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设计实践为辅。计划设置48学时为线上学习,开展理论部分的教学(含小作业练习);设置16学时为返校后的线下学习,计划做学校测绘场地并进行模拟改造设计(具体实施方案根据返校后情况再细化)。

目前已全面开展了线上教学方式,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建设,每次课程均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①签到——提前10分钟开放超星直播平台,学生进直播间签到。

②引导——采用超星直播平台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导入,布置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并对本堂课的“主题讨论”和“作业”。

③线上学习——教师提前在线上平台进行了内容的建设,一般设置了3-5个任务点,如10分钟左右的视频学习3个,拓展阅读0-2个。并设置一些非任务点内容(非任务点),如课件、主题讨论、设计资料和参考书等。学生并学习边做笔记,并按教师要求将笔记以“作

”的形式提交到平台,供教师批阅。

④线上作业——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后,要完成相应的作业。作业通过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作业】功能发布,学生一般通过手绘完成后再电脑或手机上进行处理或分析,然后上传供老师批阅。

注:学生在线上学习或做作业的过程中,主要通过QQ与教师沟通,超星直播平台关闭。教师除实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外,持续关注学生提交的作业,为答疑做准备

 图片2_调整大小.png

⑤答疑——通过超星直播平台,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超星直播的互动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未理解透彻的进行讲解;设置有讨论环节的,对学生提交的言论进行评价;重点对学生提交的课堂作业进行讲解,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强调,要求作业不合格的学生撤回重交。

⑥批改作业——课后批阅学生作业。部分学生会多次提交,部分学生会拖延提交,教师均应给予相应的评价。

 图片4_调整大小.png

3.教学效果

借助超星学习平台,通过后台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具体学习情况如下。(注:由于有多名学院院督导和领导加入班级,对作业提交和学习进度的数据有一定影响) 

学生基本完成视频学习人数为95%以上,观看全部视频和回看人数达到80%以上;学生提交作业数量最90%以上,除近日发布的作业外均已批阅。由于平台设置了提交作业的时间节点和督促提醒的功能,学生提交作业的效率有大幅度提高。也由于线上作业即时提交、即时批阅,无需学习委员催促、收集和整理等,所以即便三周内发布作业的数量达16次之多,师生并未觉得负担过重。

除此以外,为了解学情,我一方面在直播平台跟学生沟通学习情况,另一面也在线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效果评价。

 图片5_调整大小.png

图片6_调整大小.png

图片7_调整大小.png

调查后发现即使平台有提前录制的视频,学生仍认为直播回讲很重要,因此在后期加强了回讲的力度,并在平台插入了每次直播的内容,以供网络不好的学生回看。

 


联系电话:027-81695691 / 81695692

院长信箱:lijiao@whhxit.edu.cn  

地址: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综合楼10楼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