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232班四名同学于学校桃园食堂门口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梦享好眠,筑梦同行”的互动活动。活动通过趣味测试、匿名倾诉、创意互动等新颖形式,倡导学生关注睡眠健康,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据该活动的主要策划人、网媒1232班的同学介绍,活动共分为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写下你的睡眠状态关键词”,参与者们踊跃写下“半梦半醒”“深夜emo”“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等有趣的词汇,引发阵阵共鸣。第二个环节是“测测自己的睡眠人格”,通过扫码完成的"睡眠人格测试",参与者们对照猫头鹰型、树懒型以及蜂鸟型的测试结果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氛围持续升温。这一环节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睡眠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个环节是"梦境盲盒",通过匿名梦境交换,同学们在分享美梦的同时,收获了来自陌生同学的鼓励与祝福,实现了情感共鸣。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校园中的温暖与关怀,让同学们感受到彼此的支持与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当活动进入尾声时,参与活动的一名大学生再次返回现场,发现自己的“梦见和好朋友看了所有流行歌手的演唱会”便签被单独摆放出来,周围填满了陌生同学写下的“大胆去做!”“遇见所想”“建议和好朋友说走就走哦!”等彩色留言。她感慨道:“没想到随手写的梦境会被这么多人回应,这份真诚的回应让我倍感温暖。”活动策划成员丁雪晴介绍:“我们想传递‘去标签化’的睡眠价值观,无论是失眠、多梦还是秒睡,都不是需要被批判的问题,而是可以被倾听的个体状态。最重要的是这个活动是对我们新闻策划与实践能力的一次重要锻炼。”
课程任课老师徐曼老师总结到,这次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这门课的实践课堂,更希望借有意义的一些校园活动去丰富校园文化、服务师生。这场活动不仅聚焦睡眠科普,更通过匿名倾诉、情感互助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睡眠是自我关怀的起点。当匿名梦境被陌生人共情与鼓励,这就是校园最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