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车辆工程
(本科)
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专业,主要研究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制造、测试、管理等内容,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深度对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双轮驱动战略,聚焦武汉“中国车谷”建设,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特色。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构建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汽车设计、研发、制造、测试、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面向汽车行业转型持续优化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创新双循环协同共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四位一体+产业链群”优势整合资源;“科研-竞赛-教学”三位一体,打造立体化教师队伍;基于汽车新技术链,开发课程群及平台;规范化制度建设,推动一流专业、课程与团队协同发展。
本专业为首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和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自2020年起连年获评艾瑞森排行榜六星级专业。
二、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Ⅰ、电工电子技术Ⅱ、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试验学、汽车设计、汽车电气系统与控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汽车制造工艺、人工智能基础、智能网联汽车构造与原理、智能汽车决策与规划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感知与通信技术、汽车动力学、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能源与管理技术等。
三、教科研成果
车辆工程专业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近5年,立项和结项湖北省高等院校省级研究项目共2项,获得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等教学竞赛国家级奖项5项和湖北省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奖项1项,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获得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关于第六届职工创业创新比赛十佳创业奖,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评院士专家企业行1人次。车辆教研室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7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0项。教学成果及教学方法在2023车辆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分享会、教育部产品设计虚拟教研室和学校教发中心等地分享。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潜力,在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和新兴技术领域都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率12%左右,部分毕业生进入日企就业或出国留学深造。有多名毕业生赴丰田纺织(日本)有限公司、本田技研(日本)有限公司就业,目前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部分学生在东风汽车集团、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重庆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长城汽车、深圳比亚迪、一汽海马、青年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从事设计及制造工作,部分学生在汽车4S店从事销售及售后工作,部分学生在汽车保险公司从事车辆定损、保险理赔等工作,少数学生自主创业。
五、校企合作
本专业建有“未来之星”汽车产学研名师工作室,与东风研发总院、阿以特(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参研学生稳定在120余名,完成了智能汽车虚拟场景建模、新能源休闲船舶动力系统设计、清障车设计等20余项横向项目。
现共建有3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和产学研基地,主要包括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方泉汽车标准件股份有限公司、阿以特(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粵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东风商用发动机厂、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这些校内和校外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支撑体系,为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项目研发、毕业实习等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应用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实习实训
六、人才培养成果
近几年,学生参与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等企业委托项目和横向项目20余项,其中一项成果销往国外。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算法挑战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全国10余项和省级奖项10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
华耀追梦车队
师生参加工作室活动
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及发表论文节选
(2025年4月更新)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