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设置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品牌专业,中国校友会2022大学排名“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注重学生在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创新及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计算机应用行业、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网络组建、网站开发与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工作。


二、主要课程

学生在校内主要学习的课程包括以下内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技术、企业级框架应用开发、大数据导论、网络信息安全等。此外,学院经常举办活动交流、邀请专家讲座、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各项专业竞赛等,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主要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职专任教师11人,是一支教学水平高、学缘与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0%,“双师型”教师占比10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0%。

刘春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负责人,副教授。

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库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主讲课程:《java web应用开发》,《数据库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概论》等专业课程。近年来,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出版教材3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优秀教职工”、“优秀科研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李小艳,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承担了3项省(部)级和多项校级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并参编多本其他计算机专业相关书籍,发表论文多篇。


司晓梅,副教授。

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并完成了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参与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2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并获奖,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王绪梅,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省级教研项目2项,其中主持的一项省级教研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和参加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校级教研、科研项目3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论文6篇;作为主编出版教材4部,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多次获得国家二等奖、三等奖,省级一等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曾多次获得“优秀导师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


黄彩霞,讲师。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两家知名的大型互联网类型的上市公司,担任过5年的软件研发工程师和2年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参与国家税务局“金税三期”,长沙食品追溯系统,湖北日报印刷管理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参与上海市人民法院,上海市检察院的辅助办案系统,浙江省纪检委智能审理等系统的测试工作。不仅拥有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娴熟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精通主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承担过C/S和B/S模式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工作,熟练掌握应用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技术,熟悉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和流程。主讲课程:《java web应用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企业级框架技术》等。


四、校企合作

本专业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利用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例如:千锋(武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创新成果

1.设计交流与竞赛成果

本专业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并将竞赛与创新创业活动引入课堂,以赛促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

学生成果在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硕果累累,参与“蓝桥杯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精英赛”、“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等。仅近四年,获得省级部级奖项多达68项,国家级奖项2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2项。

(1)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总决赛

(2)第9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

(3)学生科技竞赛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情况(节选)

2.产学研成果

本专业依托智慧教育工作室、华夏软联工作室的平台,在教师的带领下承接了校内外多个研发项目。其中包括趣学乐教项目、智慧水务项目、安防管理项目等。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引进企业设计项目入课堂,培养学生在“通识+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

(1)公司给智慧教育工作室同学培训

(2)华夏软联工作室讨论会


六、就业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实用型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即为就业方向,例如:通过企业级框架应用技术的学习可对应进入IT公司开发部门、通过网络信息安全的学习可对应进入网安部门等,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历届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和好评,进入的公司如: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上海驻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凌久高科有限公司等,也有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成功自主创业等。

1.优秀毕业生

2、考研学生情况


七、实践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促进就业发展,本专业开设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采取校企合作形式授课。在实训期间,学生在公司参与真实项目的合作开发,沉浸式体验工作氛围。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式增强学生专业的认同感。

《软件开发综合实训》与讯方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双方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该课程理论知识由校方老师讲授,实训部分由公司培训总监承担。通过实训,学生对企业项目开发流程有了全新认识,对目前就业形式和前景有更清晰的认知,能够更精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


1、武汉智云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观考

2、软帝集团参观考察


八、教学设施

多年来,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本着“强化基础技能、突出动手能力、彰显专业特色”的宗旨,努力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场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意识,为学生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科技创新服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拓宽应用人才模式。

除了常规授课教室外,本专业拥有智慧教育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创新实验室、硬件设计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等实验室教学环境,硬件设备齐全,为本专业课程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拓展提供了充足条件。

智慧教育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创新实验室

硬件设计实验室

大数据实验室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行政办电话:027-81695724  学工办电话:027-81695725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