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校园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却因 2025 级新生军训的开展,多了几分热血与坚毅。从清晨到午后,训练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在书写着这群青年与迷彩服的故事,也让 “大学第一课” 的意义在汗水与坚持中愈发清晰。
清晨的天空被阴云笼罩,微凉的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掠过训练场,一营二连二排的同学们已盘腿坐成整齐的队列,目光聚焦在前方的教官身上 —— 军体拳示范训练即将开始。随着教官一声响亮的指令,原本平静的训练场瞬间 “燃” 了起来:弓步冲拳时,教官的脚步沉稳有力,拳头带出的风仿佛能冲破空气阻碍;穿喉弹踢时,动作凌厉干脆,腿风划破寂静,水泥地上甚至扬起细微的尘土。同学们屏息凝神,眼睛紧紧盯着教官的每一个招式,从出拳角度到踢腿高度,再到身体的协调发力,都默默记在心里。偶尔有人忍不住发出轻声的喝彩,很快又融入教官演示时的 “杀声” 中,那一刻,操场上的氛围既严肃又热烈,大家仿佛都被军体拳里的力量感所感染,也对接下来的训练多了几分期待。

上午的训练间隙,天空依旧阴沉,乌云低垂,微湿的操场带着一丝凉意,同学们整齐地坐在地上,迎来了跑步要领的专项指导。教官立于队列正前方,声音穿透微凉的空气,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跑步摆臂可不是随便挥动手臂,要这样 —— 小臂带动大臂,前后自然摆动,还要注意送胯,这样跑起来才有力、整齐!” 说着,教官便做起了示范,只见他双臂摆动幅度均匀,身体随着送胯的动作微微前倾,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利落,没有丝毫拖沓。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的悄悄在腿上比划着摆臂的动作,有的低声和身边同学交流着要领,把 “摆臂”“送胯” 这两个关键词牢牢记在心里。这堂静坐中的教学,没有剧烈的运动,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看似简单的跑步动作里,藏着协调与节奏的学问,也为后续的跑步训练打下了扎实基础。
到了下午,阴天的氛围仍未散去,云层低垂,空气里裹着潮湿的泥土气息,一营二连二排的训练重点转向了向左右转体。“向左 —— 转!”“向右 —— 转!” 教官的口令一次次在训练场上响起,同学们闻声而动,双脚迅速碾地,身体利落转向指定方向。每一次转身,都能听到裤缝摩擦的细微声响,紧接着便是 “啪” 的一声靠脚声,清脆又整齐;迷彩服的下摆随着转身动作划过裤缝,整个队伍的动作如同一个人般统一。没有阳光的照射,训练场显得有些阴郁无光,但同学们整齐划一的转体动作,却像一道道有力的线条,打破了这份沉闷。来自管理学院的新生张同学说:“刚开始转体时总跟不上节奏,要么靠脚慢了,要么方向偏了,后来跟着大家一起练,听着身边的靠脚声,慢慢就找到了感觉。现在看到整个队伍动作一致,突然就明白了什么是纪律,什么是集体。”
从清晨的军体拳示范,到上午的跑步要领讲解,再到下午的向左右转训练,2025 级新生在阴晴交替的天气里,一步步适应着军训的节奏,也一点点收获着成长。教官们专业细致的指导,同学们坚持不懈的练习,让训练场上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意义。据悉,后续军训还将围绕队列强化、内务整理、国防教育等内容展开,校方希望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帮助新生们在锤炼意志的同时,快速融入集体,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而此刻,训练场上那些挺拔的身影、整齐的动作、坚定的目光,都在诉说着:这堂 “大学第一课”,他们正以最饱满的热情,认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迷彩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