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思政 > 思政教育 > 正文

【2025 军训纪实】朝阳下的淬炼

发表时间:2025-09-25 19:34 作者:一营二连 摄影:一营二连 来源:商学院

当朝阳刚跃出地平线,晨露还未从训练场的草叶上褪去,2025 级新生们已身着迷彩服挺立于场地之上,用挺拔的身姿迎接一天中最富精力的军训时光。上午的训练如同一场精准的 “雕刻”,以意志为锤、以坚持为刃,在每一个项目里雕琢着新生们的身心,让 “大学第一课” 的意义在汗水与协作中愈发深刻。

训练往往从最基础也最考验定力的 “军姿定型” 开启,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所有队列训练的灵魂所在。一营二连三排的新生们在教官的指令下,逐字逐句校准姿态:“抬头 —— 挺胸 —— 收腹,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贴裤缝线!” 教官的声音清晰有力,回荡在清晨的训练场上。随着日头渐高,阳光逐渐变得灼热,新生们依旧保持纹丝不动的姿势,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衣领,痒意从脊背蔓延开来,却无人伸手擦拭。来自外语学院的新生刘同学坦言:“站到第十分钟时,腿已经开始发酸,汗水流进眼睛里又涩又疼,但看到身边同学都在咬牙坚持,就告诉自己不能掉队。” 正是这样的坚持,磨去了新生们身上的浮躁,让他们在忍耐中学会沉淀,在不动如山的姿态里,站出了青春应有的挺拔与气概,也为后续训练打下了 “钢铁之基”。

军姿训练过后,训练场上响起了清脆利落的口令声 ——“向左转 ——!”“向右转 ——!”“向后转 ——!” 停止间转法训练正式开始。随着口令落下,新生们脚下传来整齐划一的踏地声,迷彩裤的裤缝摩擦着发出细微声响,每一次转身都力求角度精准、动作利落。这不仅是对个人反应速度与动作标准的检验,更是对团队默契的极致锤炼:若有一人迟疑半秒,或转体角度偏差,整个队列的节奏便会被打乱,原本整齐的踏地声也会变得杂乱。一营二连三排的教官始终耐心指导,发现动作偏差时,会逐人纠正转体时的脚步发力点,手把手调整身体姿态;遇到整体节奏不统一,便反复拆解动作、慢放练习,直到所有人的转体幅度、靠脚速度完全一致。从最初的参差不齐,到后来踏地声 “声如一人”,新生们深刻体会到 “团结一致” 的真谛 —— 个人是集体的微小单元,唯有每一个人都紧跟节奏、校准动作,才能让整个团队形成无懈可击的合力,这便是停止间转法教会大家的 “团队之魂”。

紧张的训练间隙,训练场的氛围瞬间被高昂的士气点燃 —— 各连队间的拉歌与口号比拼正式开始。一营二连三排的新生们更是卯足了劲,为了集体荣誉拼尽全力:有人扯着嗓子领唱军歌,声音因用力而微微沙哑;有人挥舞着手臂打节拍,脸上满是激动与专注;还有人自发组织起口号接龙,“一营二连,敢为人先!”“三排三排,勇夺桂冠!” 的呐喊声冲破天际,与其他连队的歌声、口号声交织在一起,震得空气都仿佛沸腾起来。这一刻,训练的疲惫被抛到脑后,新生们在响亮的歌声与口号里,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力量,也让彼此间的距离在协作中悄然拉近。

从静立的军姿到动态的转体,再到热闹的拉歌,上午的军训以 “由静至动、由个人到集体” 的节奏,系统地锤炼着新生们的意志,也让他们在协作中读懂了团结的意义。正如一营二连三排教官所说:“上午的训练不仅是练动作,更是练心性、练默契,只有把个人融入集体,把坚持刻进骨子里,才算真正读懂军训的意义。” 当上午的训练接近尾声,新生们虽满脸汗水,眼神却愈发坚定 —— 这堂朝阳下的 “淬炼课”,已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坚韧与团结的种子,也为接下来的军训生活与大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院办027-81695657  学工办027-81695658


学 院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