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创新创业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创新创业 > 正文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子在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中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以数字技术赋能建筑未来,展新时代青年创新风采

发表时间:2025-11-07 14:48作者:向慧阅读:


2025年11月初,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圆满落幕,此项赛事属于我校学生竞赛的一类赛事。

在多位老师的带领下,8支队伍共24名学生经过4个多月的备赛,闯过全国选拔赛,其中5支队伍共15名学生进入总决赛,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技术应用和出色的团队协作,在本次比赛中斩获全国选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刷新了我院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彰显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252E1

表1 2025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

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作为教育部认可的84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之一,已连续举办十六届,覆盖全国83%的建筑类专业院校,累计参赛师生逾20万人次。在数字建筑理念已成为业界共识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兴技术,加快建筑行业信息化及工业化人才培养,以赛事为载体,促进建筑行业信息化及工业化人才培养,贴合建筑类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主办单位共同研究决定2025年将继续举办第十七届全国线上大型应用技能竞赛“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

本届大赛共设置BIM数维设计建模、数字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应用、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三大赛项,吸引全国500余所院校、3370余支队伍参赛,规模与影响力创历届之最。赛事聚焦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要求选手在真实项目场景中完成从设计、施工到造价的全流程数字化应用,全面考察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与行业洞察力。本次赛事呈现两大特色:一是采用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作为赛题,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二是引入评价评审机制,设置“建模规范度”“工程量计算准确率”“成果文件完整性”等量化评分指标。在激烈的竞争中,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攻克技术难题,在三大赛项中实现全面突破。

赛项一(BIM数维设计建模竞赛):参赛团队运用广联达BIM数维建筑设计专业软件,根据提供的二维图纸,进行公共建筑、住宅模型创建,包含轴网、标高、柱、梁、墙体及门窗、楼板、屋顶、楼电梯、栏杆等内容,掌握实体属性定义与参数设置方法等。在公建、住宅模型创建中,队员需完成特殊建筑构件创建,并在数维建筑设计软件中导入进行参数设置并完成完整建筑模型创建。此次获全国选拔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项。

1C272

赛项二(数字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应用竞赛):参赛团队需运用BIMMAKE、BIM施工场布、BIM5D、广联达斑马、BIMFILM等专业软件,完成BIM建模与现场规划、BIM施工管理及综合应用流程,综合考核学生“建模-施工现场规划-进度计划管理-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模拟”的现场施工及管理能力。此次获全国选拔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

1B43B

赛项三(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竞赛):参赛团队需运用BIM土建及安装算量等专业软件,完成三维建模、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招标控制价文件导出等全流程操作,综合考核学生“识图-建模-计量-计价”的综合职业能力。此次获全国选拔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1DCB3

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学院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的精准把握与深度布局。近年来,学院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抓手,构建“理论教学+虚拟仿真+企业实战”三级培养体系。此次大赛不仅是对学生技术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学院“数字建筑”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验证。后续本专业将继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BIM、AI、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为建筑行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数字建筑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我院学子在此次大赛中的卓越表现,不仅展现了个人专业素养,更体现了学院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变革的责任担当。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