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专业设置 >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本科)

本专业研究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成本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是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专业之一。为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与运营维护、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保障工程质量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构建“双线并行、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课内、课外双线并行,交叉融合,通过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育体系,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三大能力”提升中培养“五会”人才。本专业连续3年荣获艾瑞深校友会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六星级,获专业档次最高A++评级),教师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二、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建筑制图与CAD、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施工方法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建筑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安装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装饰装修工程估价及应用、公路工程估价及应用、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土木工程测量、建设项目评估、智能建造概论、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等。

学生课堂

三、教科研成果

本专业在教学、科研与课程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教师团队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校级一流(培育)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达标课程1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或参与20余项校级和省级教科研项目;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1项;签订横向科研课题2项;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多部,2部获批校级规划教材,其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入围湖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建议名单。

2018年教师团队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20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21年获得湖北省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全过程数字造价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持续学习能力,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新兴领域都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学生毕业后能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全过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投标、工程审计、成本管理、BIM建模运维、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随着建筑领域智能化的发展,毕业生还可向智能算量算法开发、AI智能算量、造价大数据分析、绿色低碳成本分析、精细化微更新造价管理、光伏/风电工程造价及基础设施EPC项目等新兴领域拓展。

五、校企合作

现共建有2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和产学研基地,主要包括中冶南方武汉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天华华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北大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德华建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为本专业学生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综合实习等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帮助学生熟悉行业规范和流程,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工程素养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实习实训

六、人才培养成果

坚持以赛促学,学生竞赛成果颇丰,学生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得以提升。2020年至今,学生在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品茗杯”全国高校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建筑类院校钢筋平法应用技能大赛中勇夺佳绩。共计获得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8项,国家二等奖13项,国家三等奖24项。

学生毕业设计作品

历届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近20人成功自主创业。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左右,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2025年5月)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