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一场精心准备的科普公益课程建设汇报会在线上腾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汇报会由组织部指导老师向添媛主持,来自城乡规划的五名大一学生赵红云、王袁烁、郭余哲、黄雅欣和熊慧敏分别就历史建筑、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社区共同缔造等五大课程主题,向与会人员汇报了他们的科普课程建设成果。
会议伊始,向添媛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汇报会的背景和目的,她强调了公益科普课程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向老师表示,公益科普课程不仅是传递知识、普及科学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她希望通过这次汇报会,能够充分展示学生们的创新成果,同时提供一个向外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修炼内功,提升综合水平。
五位学生主讲人依次共享屏幕,分别围绕自己的课程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黄雅欣同学以“水资源”为题,详细介绍了水资源是如何在环境中循环利用,并介绍了海绵城市的设计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利用,王袁烁同学则以“探索城市用地性质”为题强调了城市用地性质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石,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序运行的关键。熊慧敏介绍了气候资源在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郭余哲就共同缔造在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方面的实际效果展开了介绍,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推广、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共同缔造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五共合作方面设计各类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对于共同缔造的理解。赵红云以武汉市的历史建筑为切入点,带领大家认识历史建筑,分析不同建筑构造形成的原因、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汇报过程中,五位学生主讲人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生动有趣的案例分享以及模拟课堂的讲解方式,使与会人员对各个课程主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当然,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要优化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容衔接,PPT的排版及色彩搭配要更加规范,适龄化,丰富课堂互动内容,强化知识点的记忆等等。
汇报会结束后,向添媛老师对五位学生的精彩表现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表达了对学生们辛勤努力和积极参与的认可,五位学生在汇报中所展现出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都令人耳目一新,这次汇报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激发创新思维的契机。她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次汇报会中汲取经验,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科普知识与公益活动相结合,探索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科普公益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