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第四届结构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土木工程实验楼512教室进行。我院院长杨和礼教授,党总支书记陈伟,我院副院长潘志櫞,力学教研室副主任靳帮虎及力学教研室老师顾颖、14级辅导员杨志才担任了此次比赛的评委。一件件制作精美的结构模型如大力士般“比拼”着承载载荷,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赞叹。

本次比赛面向全校,以“大坝结构模型设计与加载实验”为题,来自不同院系的32组共计9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前期筹备时间长达一个月。大赛从作品结构、设计说明书、选手答辩等几个方面考察参赛团队,结合模型的外观造型和设计,按强度、刚度和重量三个标准来评定参赛结构模型的优劣。最终,共有十个小组脱颖而出,夺得本次比赛的前三甲,并将代表我校参与省级比赛。


18时整,比赛正式开始。第一组选手是来自土木1131班的秦启迪,在他清晰且快速地介绍着自己小组模型的构造原理之后,评委们纷纷走上前查看模型的构造。随后,开始测试模型受力实验,在拉动开关的刹那,近两万颗钢珠瞬间冲向模型,而模型却坚固如初,现场掌声如潮。“这个模型构造比较巧妙,充分利用了竹条的力度,减少了模型总质量,但同时也保障了模型的牢固性。”杨和礼点评道。

在众多的模型之中,来自第二十四组的模型别出心裁,在面板的底部利用两个较大的圆柱体支撑面板,十分新颖。而第十一组的模型则参照古代屏风结构而制作的,面板后面的支柱部分是一个"W"字母形状,从中间三根脊柱分别向后做了三根主力斜柱,构造巧妙,得到了几位评委老师的赞赏。
“参赛学生多为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尽管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有限,但依然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渠道和方法,协同合作克服了种种困难,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潘志櫞在采访中如是说道。
(文/华夏砼闻 程炬卓 郭书芬 图/邓红宇 摇篮工程师协会 指导老师/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