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土木要闻 > 正文

导师座谈会:上阶段成果分享与未来课外学分规划

发表时间:2024-11-22 15:37作者:周静阅读:


11月19日,实验中心周静老师在土木工程综合训练实验室召开了专业导师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与检查学生上一阶段计划执行情况,并就后续课外学习方向进行交流与讨论。同时还对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为顺利毕业奠定基础。

会议伊始,周静老师首先与同学们回顾了上期座谈会“Flag”设定与执行情况。孙诗琪同学分享了自己参加结构大赛国赛的历程与收获。在整个暑期,她每天投入12小时高强度备赛,不断修改模型,直到赛前才最终确定方案。比赛现场的紧张气氛令她记忆犹新,而在获得一等奖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她的专业能力,也让她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柯莫宁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暑假的收获与挑战。他成功考取了驾照,顺利达成了暑期目标。然而,由于老家兼职工作机会有限,实习计划未能如愿实现。接下来,他将全力备考教师资格证,由于他对历史充满热情,立志毕业后回家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希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王祯同学分享了她的暑期实习经历,作为小天才电话手表的销售人员,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与实战,她在销售技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她不仅能够自信地面对外宾,还敢于用英文进行导购,逐渐积累宝贵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意识到自己在英文口语方面的不足,决定在未来加倍努力,提升语言能力,为更好地与客户沟通打下基础。吴梁语同学在暑期成功考取驾照,并积极报名参加了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接下来,他将全力备赛,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林金悦同学暑期在文员岗位实习,她表示文员岗位对专业要求较低,竞争力相对较弱。她深刻意识到,未来要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仍需加强技术能力,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周静老师向张鹏鹏同学了解他调研工作室后的想法,询问他是否有心仪的工作室,建议他能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尽早加入工作室提升专业技能。

在随后的环节中,周静老师详细解读了学校的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并向学生们介绍了学分认定的相关标准。通过这一解读,学生们进一步明确了课外活动与学术研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参与学术活动、开放实验室、考证、竞赛、社会实践等获得相应的学分认证。

接下来,会议重点转向了规划未来课外学分。在这一部分,周静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根据实施办法,仔细梳理自己当前已经获得的课外学分,并对照自己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后续的努力方向。周老师提醒同学们,课外学分的积累不应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任务,而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一环。她建议同学们在制定课外学分规划时,要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发展目标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需求,合理安排时间,选择与自己未来发展最契合的活动。

例如,孙诗琪同学可以在通过四级校线的基础上继续努力突破425分,除了加强真题训练,还应多阅读英文原版的章节书,既为考研做好准备,又能在实际阅读中有效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语言感知能力。王祯同学则可以在积累一定的销售能力后,进一步拓宽视野,参与更多跨行业的实习机会,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需求和行业特点,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在这一阶段的讨论中,学生们认真分析了自己的课外学分状况,并对未来的规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周静老师逐一为同学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建议,并鼓励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制定长远的、系统的课外活动规划。

通过此次座谈会,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课外活动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根据会议中提出的建议,制定更加科学的学习与发展计划,为自己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座谈会的顺利举行,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