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城乡规划系教师胡琳参加了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召开的湖北历史建筑研究会数智建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度数智建筑与遗产未来学术论坛。本次会议由湖北历史建筑研究会主办,主题为《数智建筑与遗产未来》。湖北历史建筑研究会会员与来自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数智建筑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大会随着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理事长肖伟对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热烈祝贺正式开幕。上午的报告环节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以《AI生成设计与3D打印建造》为题,分享了前沿数字建造技术如何重塑建筑设计与实践的边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则围绕《中国长城整体性研究与数字化》,系统阐述了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系统性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丰硕成果。

下午的议程中,来自武汉大学的胡庆武教授、黄先锋教授以及天际航公司的技术专家豆兰,分别就建筑三维数智化、文物数字化保护中的摄影测量技术以及智能化测绘驱动城市更新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展示了高精度测量、实景三维与人工智能技术在遗产信息留存与管理中的强大应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院长Maro Aurel Schnabel教授通过Extended Realities for Cultural Continuity主题报告,分享了XR技术在连接历史与未来、遗产方面的国际视野与创新实践。腾讯科技的宋天意先生则从应用层面出发,通过《游戏中的程序化建筑生成》介绍了历史建筑数字化呈现与互动体验的新途径。最后,武汉大学童乔慧教授以《数字焕新校园遗产》为题,探讨了如何在高校这一特定场域中,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历史环境的活力再生。
本次大会通过跨学科的深度对话,清晰地指出以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扩展现实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日益成为精准保护、深度研究、创意活化历史建筑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必将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崭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