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土木要闻 > 正文

【工管动态】我院工程管理系召开暑期教学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2-07-06 23:05作者:向慧阅读:


2022年7月4日下午2点,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在综合楼1018召开暑期教学研讨会。教务部副部长赫桂梅、学院副院长杨易、工程管理系主任李珊、副主任周薇、力学课部主任李静、实验中心实验员刘依莲、辅导员吴乐和工程管理系全体教师参加。

各与会老师分别就“一流专业及教学团队建设”、“依岗定课,以赛促教”、“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证融通”、“课程改革”、“系部之间的交叉融合”、“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建设”、“学生的培养”、“师生互动新模式,五会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IMG_9543.jpg

会上,杨易副院长就“一流专业及教学团队建设”做了主题讲话。她指出,工程管理系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加强队伍建设应为日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资深教师应以专家导师的身份对新进教师进行职业规划的相关指导,使她们能够快速成长。培养过程中,要满足新教师的多元化需求,加强其在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比赛方面的能力。在一流专业建设方面,要响应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的要求,对应国标要求,联合创新创业学院及我院现有的两个工作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思考如何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地。

IMG_9576.jpg

随后,工程管理系主任李珊围绕“依岗定课,以赛促教”的主题,强调课程设置应与日后就业岗位相匹配,相融合,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在课外实践方面,以专业相关的各类赛事为平台,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经验,以赛促教,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要从大二开始锻炼学生专业能力,以“品茗杯”及“广联达”毕业设计大赛为基础,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IMG_9552.jpg

接着,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周薇就“产教融合”进行了交流。周主任主强调,要围绕咨询、市政、监理和造价这四个工程造价专业的主要方向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从实验和实训两方面入手,课内实验主要包含斑马软件应用以及钢筋模型的实操,实训主要包含估价类课程的综合实训以及经济学类实训。要加强课程改革,围绕专业认知实习、招投标模拟实习以及施工生产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IMG_9575.jpg

柳惠忠老师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入手,提出加强专业建设,多学科融合,并强调了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云”基地的概念,通过利用施工现场的监控视频情景式教学,让学生真实感受。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指出该课程可搭建专业平台,让学生模拟电子招投标环节。

IMG_9569.jpg

教务部副部长赫桂梅以“课证融合”为主题,指出课证融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人才的培养,要以终身发展为最终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要积极推进课外学分认定,围绕理论模块的学分互相认定及针对专升本学生带证进校的情况进行学分认定。

IMG_9561.jpg

三位新进教师就自身所带课程以“课程改革”为主题进行了交流,赵倩老师以《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为例,提出了通过分组任务,准备小道具,以及课内参观实践等方式加强学生“会动手”的能力。杜晓莉老师以自身的企业经验为出发点,强调课程中应加强学生成本管理的思维,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向慧老师则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将“死”知识变为“活”知识,通过多元化的过程考核,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IMG_9563.jpg

最后,力学课部主任李静认为,要从课程安排的需求及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需具备的能力出发,积极配合专业教学安排。实验中心刘依莲老师指出,专业实验室利用不够,需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室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辅导员吴乐则从学风建设以及因人施教两方面提出了对于学生管理方面的思路。

IMG_9579.jpg

会上,工程管理系教师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讨论交流,努力构建“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技能,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多层次工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全方位,多角度的加强人才培养。会后,与会教师将围绕各项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图/文  向慧)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