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就活跃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0.2mm、0.35mm的竹皮,经过学生的手工打造,变成一座座塔式结构模型。试验-失败-再试验、优化—再优化是这里每天都要思考并反复进行实践的问题,这些构成了他们单调又充实的暑假生活。

自5月份校赛结束后,土建学院院长助理兼实验中心主任靳帮虎组织土木工程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成立了14人竞赛团队,开始为后期比赛做准备。因为赛题要求在几万种组合里随机抽取荷载参数,制作出满足特定条件的结构模型。为制作出更完美的结构,学生们反复进行理论计算、试验成结构构型优化,为了在赛事舞台上实现结构力学与美学的完美交织,通宵达旦更是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备赛期间,几乎每位同学的手都被竹皮、美工也划破过、手指被502粘住过,甚至不慎将502胶水溅入眼睛的情况。“比赛不仅仅是要能够设计出结构方案,更要用手工把实物制作出来,才能实现理论—实践统一,无论多难,我们都必须要坚持下去。”工程造价杨紫祎同学如是说,结构设计的宗旨就是突破、创新,永无止境的优化,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工匠人。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土木专业最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也是我院的一项传统赛事,在历届竞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会在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院和学校争取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