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上午,力学课部在综合楼1021召开暑期教学研讨会,科研部部长潘梽橼,智能制造学院机电系副主任叶仁虎,基础课部副主任李茂,土建学院汪芳和李林森老师受邀参加此次研讨会。学院党总支书记毛峥毅,院长助理、实验中心主任靳帮虎,教学办主任袁健,学工办主任潘晶,实验中心副主任阳桥,力学课部全体教师和实验中心老师李亚峰参加本次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力学课部主任李静老师主持,主要就“一交叉三融合”专业建设问题进行研讨。

会上,李静首先指出本次会议研讨内容是力学课部一流课程建设,从多方面进行展开讨论,包括:学科交叉、产教融合、通专融合、竞赛开展等,并介绍了力学课部目前的课程现状以及达到“通专融合”的重要性。随后,毛峥毅书记指出本次研讨会要围绕研讨主题展开讨论,注重深度和广度,通过研讨会具有一些一流课程建设收获。

接着,潘梽橼部长在了解完力学课部情况后指出:一流力学课程团队的建设,首先需要专业负责人把控全局,判断课程设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专业建设的要求;其次需要有后修课程的老师,并且对力学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力学的重点知识碎片化,再与力学课程的老师一起,将知识点搭建成针对具体专业的力学课程体系;最后,团队里还需要有学习能力好、中、差的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力学教学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种只针对华夏学院学生的课程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规定动作:把力学课程建设好;自选动作:在建设好的基础上,与各专业进行有机紧密的结合,促进好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亮点工作:更好地从以教为中心转换到以学为中心。

接下来,叶仁虎老师、李茂老师、汪芳老师、李林森老师针对通专融合和学科交叉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有助于力学一流课程建设。
最后靳帮虎主任提出力学课部要加大资源整合,需要将力学放到专业培养的环节中去。将培养过程融入竞赛、第二、第三课堂中。同时引入开放性的力学实验,更新力学实验仪器。教学办袁健主任根据力学课部课时减少现状和课程内容提出结合教育型大学的建设思路,力学课程的教授需要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遵循够用就行的原则,形成个性化的力学课程教学和考核。学工办潘晶主任指出力学课部一直坚持参加国家的两个一类赛事,并取得喜人的成绩。同时院内坚持举办选拔性比赛弯矩图大赛,建议在埋头做事的同时加大竞赛的宣传力度,注重竞赛仪式感,增加影响力。阳桥主任结合力学课程现状提出通过力学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力学思维培养,力学课部老师和李亚峰老师就力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定,课程建设一些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研讨会各位老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各位领导和老师为一流课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力学课部获得了一流课程建设新思路。为确保本次研讨会效果,落实“一交叉三融合”,力学课部力学开展相对调研,进一步讨论和交流。
(文图/土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