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起床啦——”清晨六点,太阳才刚刚探出头,七号宿舍楼7A204的门前就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的眉眼仿佛还带着一丝惺忪和疲倦,等到房门慢慢打开,他又仔仔细细地叮嘱大一学生要做好内务。7点30分,等到城乡规划1161班所有学生整理完毕内务走出寝室迎来一天的军训,他才离开七号楼,开始他一天的学生生活。每一天穿梭往来于宿舍楼、教学楼、军训场地之间,他就是我院城乡规划1161班30名学生的学长班主任肖希。
“学长,食堂哪一家饭菜比较好吃?”“学长,我水卡不小心掉了怎么办?”“学长,我有点想家”……各种各样或好奇或焦急或伤感的问题自肖希接手城乡规划1161班以来接踵而来,而他总是微笑耐心地为学生解答每一个问题。
“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能第一时间为我们解决。”来自城乡规划1161班的学生徐瑾笑着说道,“热心又耐心,这是我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

成为学长班主任后,肖希的心里便只剩下城乡规划1161班和学习。大三的他课业不可谓不繁重,尽管如此,他依旧会利用课下时间去军训场地陪着班上的同学军训。等到新生们结束一天的军训,他又会去寝室查寝,及时地告诉同学们明天的具体安排及要注意的事项,在闲聊中妙语连珠,常常引得寝室满是欢笑。他也会贴心提醒劳累了一天的新生注意身体,早些休息,用更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军训。晚上10点,他踏着月光慢慢走回寝室,短暂的卸下学长班主任这个身份后,开始完成课上留下的作业。
“确实有些累,节奏比较快,生活也被填的满满的,”在采访中,肖希坦言道,“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觉得很快乐,这又是生命中一种别样的体验。”
事实上,在我院如肖希一般同时扮演着“学生”和“学长班主任”双角色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甘做新生的“灯塔”,秉承‘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广泛的、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引导新生迅速适应大学新生活,帮助新生实现学习、生活方式的关键性转变。

“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入校之际辅导员和学长班主任就是他们的亲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化,将人文关怀传达给学生。”工程管理1161班班主任赵帆说道。
(文/华夏砼闻 郭书芬 程炬卓 图/程炬卓 指导老师/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