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华农三角地次功能区”规划创意方案评比中,我院建筑与规划设计工作室荣获创意团队奖。
工作室负责老师张城芳介绍,次级功能区是在分析武汉市各区“十三五”发展空间布局思路、近期建设规划功能分区、“三旧”用地产业集聚片区基础上,结合编制单元划分,在各区行政辖区范围内划定“次级功能区”。 “华农三角地”地处洪山区南大门的门户位置,东至学院北路,南至敬狮街,西至珞狮南路,北至南湖大道,总用地面积为8.24公顷。

据悉,此次“华农三角地次功能区“规划创意方案征集是由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主办,面向世界各地从事建筑、规划、景观、艺术等创意工作的青年设计师和建筑、规划、景观、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国内外在校学生开展的大型“众规”活动。自5月13日任务书正式发布以来,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专业背景、身份背景的设计师的关注。参评的设计方案经历了英雄贴—头脑风暴室—PK台—线上设计站等各个阶段的选拔,通过线上公众投票和线下专家评选两个环节的评分,在40多支参赛队伍中,评选出符合要求的团队。

今年5月,我院建筑与规划设计工作室学生团队获知此项目后,立即征求专业老师意见,在城乡规划系张城芳、徐亚琪、吴挺可等老师的指导下组队,并开始着手设计。经过讨论、现场踏勘,团队获得了一手资料,随后,他们参加了众规武汉工作组的答疑研讨会,和专家交流互动,将原始数据和专家指导相结合,形成了设计方案初稿。在设计过程中,他们解决了现状道路路况较好的南湖路是否保留、公共通道是否能偏移、建筑后退高压走廊和公共绿地距离等一系列问题。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合作、持续交流,碰撞思想火花,不断修改方案,历经一个月的奋力拼搏,于2016年6月20日成功提交设计成果。在6月23日至6月30日期间,。经过激烈角逐,我院建筑与规划设计工作室学生团队脱颖而出,以1462票数的网评成绩,最终荣获华农三角地次功能区改造规划竞赛“创意团队”奖,并获得2千元奖金。

在整个参赛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采访中,队长袁玉乔感叹到:“在这激情豪迈的大学时光里,我们13级城乡规划系的学生在一起调研、写生、画图的时光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次竞赛又让我们重温集体、团队的力量,对于我们每位参赛成员来说,这段经历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一抹风采。”
(文图 /张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