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我院举办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操培训 助力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升级

发表时间:2025-10-21 10:01作者:何桥敏阅读: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建筑类专业实践教学与行业前沿技术接轨,学院于近日特邀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技术团队开展专项培训。本次培训聚焦劳务管理、塔吊监控、物料管控及环境监测四大核心系统,通过“理论讲解+实景演练”双轨模式,为师生搭建了沉浸式学习平台。

1.理论筑基:解析智能工地技术内核

培训首日,技术专家系统阐述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运作原理。以劳务管理系统为例,平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人员考勤与轨迹追踪,有效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塔吊监控模块则集成传感器与AI算法,实时预警超载、碰撞等风险;物料管理系统通过平台与移动端同步操作,优化建材流转流程;环境监测系统则联动PM2.5、噪音等传感器,为绿色施工提供数据支撑。技术人员强调,这些技术不仅是工程管理的“数字化助手”,更是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的关键工具。

2.实战赋能:角色扮演还原真实场景

在实操环节,教师分组扮演项目经理、安全员、材料员、驾驶员等角色,通过平台模拟施工现场突发状况。例如,在塔吊超载预警场景中,“安全员”需快速调取监控数据并启动应急预案;在物料运输类型或数量与实际要求不符时,“采购员”则通过系统发起新的采购申请并跟踪物流状态。在角色扮演及实操的过程中,同步录制操作视频,为后续教学提供标准化案例。通过这种‘游戏化’学习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技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比传统课堂更生动。

3.成果转化:培训赋能教学改革

除操作技能外,培训还重点讲解了成果导出与数据分析功能。教师可通过平台生成成果文件及相应报告等教学素材,将真实工程案例转化为课堂资源。通过培训,教师们深入了解了如何将设备的平台操作与设备实操结合,把智慧工地技术融入实践课程,推动“理论-实践-创新”闭环培养。

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对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应用能力,更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对接行业需求注入了新动能。随着智慧工地技术的普及,学院将持续探索“技术+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土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何桥敏 图:刘依莲)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