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风采 > 正文

【“三育人”先进个人】潘晶

发表时间:2023-05-28 09:34作者:阅读:


从事学生工作9年来,她幸福的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撒汗水和爱心,收获快乐和希望。

一、言传身教,匠心育人

她一直用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哪里有学生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放弃晚上的休息时间,进宿舍与学生促膝长谈,就是为了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放弃美好的周末时光,就是为了看一场学院足球队带来的精彩比赛和感动,她很享受在操场边上呐喊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每次运动会,放弃好好的阴凉处不待,就是喜欢和学生一起奔跑在赛场上,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分享那种难以言语的感动。每天中午都有开不完的会和活动,但是她都乐在其中。疫情期间,她主动申请返校参与学生寝室验收工作,她说:“勇于担当,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所在。”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潜心育人

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跟学生相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从2014年5月至今,她主动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教师。6年来,她一直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得到了师生的认可,荣获2018-2019学年校教学质量优秀奖。疫情期间,她的线上课堂--“朋辈教育”育人模式受到了学校官微和院网的广泛报道。

三、情系校友,大爱无疆

她始终怀揣教育情怀,情系校友,不忘教育初心,做好校友的服务工作。她主动承担起学院校友的联络,校友分会的组建,校庆活动的筹办等,她也是学校第二届校友代表大会理事。这一切源自于学生在校期间,她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毕业后有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及时回复往届校友在校友群里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2019年挖掘和指导2015届毕业生冯志祥入选了湖北省“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

四、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育人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的过程,对于每一位学生,她始终坚信努力从不会被辜负。

某生因与室友发生矛盾,眼睛短暂性失明,生无可恋,拿着锤子、菜刀准备同室友同归于尽。幸亏她及时阻止,才没让这一悲剧发生。在这之后,她得知该生自幼为遗弃儿,四处漂泊,自小缺乏家庭的关爱,性格孤僻、执拗。四年来,助学金、一帮一资助、特困生“温暖回家”送票活动、日常不经意间的嘘寒问暖等,现该生已顺利毕业并成功就业。临近毕业时,他说道:“我曾经从最底层走来,言辞,性格偏激,感谢潘老师四年的包容与呵护,让我锋利的人格缺陷柔化,懂得了包容理解别人。老师辛苦,潘老师德育教育,树人成功。” 逢年过节,学生都会给她发一条报近况或是祝福的短信。疫情期间,还主动打电话关心在汉潘老师的安危。我想说,没有什么比教会学生学会寻找幸福,勇敢拥抱生活,而更值得的事情了。

她热爱她的每一位学生,愿意尽她所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她热爱她的工作,它普通平凡但意义深远,并充满挑战,值得她为之付出青春年华。

2012年获学校首届辅导员晚点名主题教育竞赛二等奖、校优秀职工;2013年获校优秀团总支书记;2014年校优秀职工;

2016年校优秀职工;2017年校级优秀导师班主任;

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创青春·汇得行”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省级铜奖;

2019年校优秀职工、校就业帮扶典型奖、校教学质量优秀奖、第十一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二名、挖掘和指导她的学生冯志祥入选了湖北省“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

2020年第五届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