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子风采 > 正文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荐候选人个人事迹——潘超

发表时间:2023-05-28 09:08作者:潘超阅读:


 

潘超,男,中共党员,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1161班学生,现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录取为2020级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任土木1161班团支书、土木1181班学长班主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员服务站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在校期间考取了英语四级证书、国家一级BIM建模师、工程测量工(五级)、BIM建模技术(一级)、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证书等从业资格证书。2017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并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并获学校一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荣获校五四表彰“优秀共青团员”、学院“优秀党员干部”、2020届优秀毕业生等多个称号。除此以外,他还获湖北省“南方杯”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四等水准测量三等奖、学校“助学·筑梦·助人”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十三届“楚风杯”大学生书画大赛优秀奖等。

一、不甘平庸

他的经历面临着坎坷但又散发着自强,由于中考失利,以410分的中考成绩与418分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擦肩而过,进入当地的中职院校读书,中职毕业后以技能高考建筑专业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进行四年的本科阶段学习,目前已顺利通过武汉科技大学2020级研究生招生考试并即将开始他的研究生阶段生涯历练。曾几何时,中考的失利、亲人的失望是一段他不愿向人提及却又牢记心底的过去,在黄梅理工中专学习的那三年里,相比普通高中来说,中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不算很好,但学习任务和压力也不大,借此机会,他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将书法和吉他乐器练习的小有所成,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特长。时光流逝,当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后,他明白,生活并不只有这个410分!全力一搏,或许还有机会。在高三毕业阶段的全省技能高考中,他以建筑专业全省第一名的成绩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这一次,算是扳回了一成。

二、天道酬勤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也会给你留下一扇窗。作为中职生的他们,虽然在高数、英语等基础课较差,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班里的团支书,他除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外,还积极组织班级同学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20169月,土木1161班全体同学在军训中表现突出,潘超在军训活动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0月,全校团干培训中,众多班委表现突出,他也荣获了“优秀团干”的荣誉;11月,学院举办的拔河比赛中荣获第一名。12月,他们班二十余人经过半个月的校内培训,在校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作为学校代表参加武汉四大高校联合举办的CAD联赛,八位同学获得高校联赛二等奖及优秀奖。20176月,潘超作为队长,带领其他三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湖北省“南方杯”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暑假当所有人都放假回家时,他们在顶着炎炎夏日开展测量训练,训练历时四个月,最终团队拿到了省部级工程测量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土木1161班多次获校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等称号,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学生获奖率达100%,班级课堂出勤率100%,学生奖助学金获取率达40%,学位英语线通过率为100%,潘超也是中职班两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之一。这些成绩的背后,浇筑了多少他们为之拼搏、奋斗的汗水,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前进。

三、华丽蜕变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的处境可以阻碍你的步伐,却也告诉了你穷人家的孩子就得早当家;也有人说,或许在你自认为你努力的时候,比你优秀的人更在努力。看多了那些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你会发现很多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经历过失败,受困于逆境中的人,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和成功的不易,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完成华丽蜕变。

大三,他便有了清晰的目标,全力备战武汉科技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做出这个决定,他想了很久,没有经历过普通高中的学习,数学和英语的底子相当差,大二期间就曾因为一门英语仅有六十多分而错失申请国家奖学金的机会,也曾经五战四级,方才险过。他在赌,赌凭借着自己的全力以赴,或许能有机会,最起码,给自己一次拼尽全力的体验,无论成败,亦含香!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和所有备战研究生考试的人一样,日复一日的背英语、刷数学、看专业,但不同的是,别人背一个小时单词,他得挤出时间背两个小时,别人做两个小时的数学题,他得逼着自己用更快的速度做完,才能赶上学习进度。熬过最深的夜直到寒冷袭来,呼吸过最清新的早晨捧着书本守着自习室开门,一边对自己保持怀疑不敢好高骛远,一边警惕着决不可掉以轻心,最后,他以复试第八名的成绩在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他的一种生活理念,这并非指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只要尽全力去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至于结果,便让它顺其自然。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即赋予了他新的希望,也给了他一个努力的方向,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让他收获了成长和快乐。在下一个研究生学习的阶段,他也会带着这份经历、这份自强不息的信念继续向前。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生命不止,希望不息!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邮编:430223 联系电话:招办027-81695660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