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上午9:00,公体课部成功召开以“体教融合-思政铸魂”为主题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创新分享会。此次分享会聚焦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公体课部教师搭建了交流教学经验、探索育人新路径的平台,对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会上,公体课部党支部书记彭文耀担任分享人,围绕课程目标、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和师风师德等方面展开深入阐述,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丰富且深刻的教学分享。

会议伊始,彭文耀书记详细介绍了基于“体教融合”理念构建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该体系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模式,将体育技能培养与学科知识学习、综合素质提升有机结合,涵盖了球类、田径、操舞等多个项目,形成了课内教学、课外训练、体育竞赛相互衔接的教学格局,为思政元素的融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及课程目标,彭文耀书记强调,在“体教融合-思政铸魂”的理念指引下,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更加多元化。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更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家国情怀。同时,注重将体育精神与学科素养相融合,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是本次分享的重点内容。彭文耀书记分享了多个将体教融合与思政教育巧妙结合的案例。比如,在国标舞教学中,通过对中国音乐进行国标舞创编与表演,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在篮球教学中,通过组织班级联赛,既让学生提升了篮球技战术水平,又在团队配合、赛场拼搏中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在体教融合的教学场景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 “润物细无声” 的育人效果。

最后,彭文耀书记就师风师德提出了要求。他指出,教师是 “体教融合 - 思政铸魂” 理念的践行者,良好的师风师德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在教学中以身作则,用严谨的教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学习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发挥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
此次分享会的召开,让公体课部教师对“体教融合-思政铸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分享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