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6 日上午,英语系开展了暑期第一场富有成效的暑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以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设计为核心,英语系全体老师积极参与,4 位老师分享了 5 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大家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

活动中,董妍奇老师率先介绍了《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她详细阐述了课程中有代表性的课堂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实现思政目标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享结束后,陈思雨老师和彭慧老师进行了反馈和评价。她们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展开探讨,同时强调了重视对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区分的重要性。

接着,杜爽老师分享了《第二外语(日语)(二)》的课程设计。陈沁月老师对杜爽老师在课堂管理和课活动设计上的亮点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与杜爽老师深入交流了会话活动和带读活动的设计及实际操作方法。任飞飞老师表示,该课程做到了测练结合、思政五会有机结合,让她收获颇丰,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学习价值。同时,任老师还和杜老师交流了教学视频资源收集和节选的经验。

随后,李珮媛老师展示了《英语词汇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案。她介绍到,课程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例如在讲解 “自由词素”“黏着词素” 时,通过分类和举例融入思政内容。邓慧琳老师听完分享后,对线下活动的丰富度和趣味性表示赞同,同时探讨了线上学习的设计方式,包括如何进一步实现思政目标以及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率。宋怡晓老师也表示,从该课程中学习到了思政融合以及评价方法,还有复习和预习任务的布置方式。

文静老师带来了两门课程的分享。在《高级法语(一)》的分享中,她介绍了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比如,在介绍法语语法的严谨性时,类比中国苏绣的精密或航天科技计算,让学生深刻理解 “严谨是专业的基石,语言学习需要精益求精”;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法国乡村生活,引导学生比较法国乡村慢生活和中国新农村发展,在思辨学习的过程中,做出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际的引导。刘潇老师肯定了该课程思政内容的丰富度和可行性,并探讨了情景模拟活动的操作方法。徐慧老师则提出并讨论了该课程 OBE 的达成情况和相应设计方式。之后,文静老师又展示了《法语阅读(一)》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活动,介绍了如何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播,尝试用法语讲中国故事,还通过设计 “挑战卡” 活动进行思政激励,促进中法文化的比较学习。阳江玲老师和柳昱老师听后,梳理了可借鉴和学习的部分,包括如何有效导入和融入思政,还讨论了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方法,以及精读和泛读内容的安排。


此次教研活动为英语系老师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在分享与探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于进一步推动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