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服务 > 正文 学生服务
    家,永远的港湾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外语学院  日期:2015-03-12 17:07:00

    潘宏参,外语14级学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出生,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波澜,或许在他的家中给予了那么一丝的幸福感,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波涛汹涌的苦恼,如何养活这孩子呢?以后的以后又该如何面对这孩子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与要求?世界的公平与不公平只是在两个平面之间徘徊与张望,没有谁会在一个人人都在为了填饱肚子的年代去关注哪个家庭又多了一个成员,更没人会默默的去帮助一个难以度日的家庭。世界是一个用文字可以描述的无比完美而无法言语的奇妙的矛盾体。

    他总是在想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比如人死了之后会怎样?没有父母之后自己又会怎样?这一个个不该出现在此年龄段的问题不断地在他的脑海中思考,或许很多同龄的孩子此刻都是在想着明天我要去玩什么玩具,我要去哪里哪里玩等等。他们的脑海中完全没有一种概念,当某一天,父母离开了我们,我们回到家之后只有自己,冷冷清清,没人为你做饭,没人问候你,没人提醒你,没人……而他早早就在思考着这些超越年龄的问题,迫使自己痛苦,难过,伤心。因为他的每一次睁眼都看到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家庭,一个随时都会坍塌的破旧脊梁,他知道,在下一个他所不确定的时间里他的父亲或者母亲,甚至是父母双亲都会突兀的出现在地平线的某一个点上,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只能独自一个人对坟自语。

    他在每一次母亲做饭的时候都会静静地看着,他喜欢母亲做的饭菜,这或许没有那些书上才会出现的大饭店的菜那么漂亮那么昂贵,可是他却是一如既往的热衷于母亲的味道。他默默的学习着,默默的一个人偷偷的在山脚用野菜练习着炒菜的动作,他珍惜着每一次与母亲一起做菜的机会,因为他希望他自己也可以做出带着母亲的味道的普通却唯一的菜,他希望自己可以为母亲分担,但他更害怕哪一天母亲不在了,吃不到母亲做的菜了,而这时他还能依照母亲的模样做出一份哪怕只有一丝母亲的味道的菜,他舍不得失去,他不想被遗弃,他痛苦着默默模仿着这个破旧的家庭中的一切,他要将这一切复制在自己的脑海中,直到那令他惧怕无比的那一天的来临之后,他还能久不久的回到脑海中的那个家,看一看母亲,问候一声父亲,再炒上一份菜,摆上碗筷,默默的在父母的目光下将碗中的饭吃得干干净净。

    他想着,念着,不想放弃一切可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他每一次听父亲说小时候的故事都会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刻录在心里,铭刻在心底,他想过在长大之后为父亲写书,或许只是一本只有他一个读者的书,可是他坚定这这个梦,因为他要把父亲的故事牢牢的记载在书中,哪怕以后失去了,也能一边吃着带着母亲味道的饭菜一边看着父亲的书。

    他的思想在扩张,他的人生在成熟,他的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多年以前的那个家庭,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根,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财富,没有什么可以代替那饭菜,那故事。不舍的是那份情,敢于做的是铭记。没有什么伟大的行为,也没有高大上的爱党爱国爱世界,有的只是小小的思念,大大的不舍。

    家,因为有了父和母,所以让他分分秒秒强烈地不想离开。

    家,因为有了父和母,所以让他时时刻刻迫切地想回去。

    家,因为有了父和母,所以让他年年月月密切地怀念。

    上一篇:积极进取 用努力为梦想加分

    下一篇:学生干部培养专题研究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