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教学工作
    我院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伶俐教授讲座
    发布者:杨帆 来源:外国语学院大英部  日期:2025-10-27 23:23:58

    为助力全院教师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提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创新性,10月27日晚19:30,外国语学院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伶俐教授,以线上形式开展主题为“AI赋能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曹勇波主持,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华夏语言教育工作室协办,全院教师全员参会,共同探索AI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张伶俐教授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长期深耕全球英语、英语教学法及思辨能力培养等研究方向。她不仅是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等权威期刊的审稿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更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等各级课题10余项,在《现代外语》《外语界》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0余部,兼具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讲座中,张伶俐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挑战”展开开篇,精准剖析了当前外语教学在技术融合、目标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难题。随后,她系统梳理“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发展脉络与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该教学法的核心逻辑,为在场教师搭建起“理论认知—实践应用”的桥梁。在案例分享环节,张伶俐教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第四单元为样本,生动展示了AI技术如何赋能“产出目标设计”与“驱动—促成—评价”全教学环节:从依托AI工具精准定位学生语言能力短板、定制个性化产出目标,到利用智能平台搭建互动场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再到通过AI辅助评价系统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与动态调整,每一步均结合教学实例细致拆解,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教学方案,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目标模糊”“互动不足”“评价滞后”等痛点。讲座尾声的互动提问环节,全院教师踊跃发言,围绕“AI工具在教学中的适配性”“产出导向法与基础英语课程的结合难点”“智能评价系统的本土化优化”等问题与张伶俐教授深入交流。张伶俐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经验,逐一解答疑问,并针对不同课程类型给出差异化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最后,曹勇波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为学院教师搭建了与高水平专家对话的优质平台,既深化了教师对AI赋能外语教学的认知,也为后续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提供了清晰思路。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常态化开展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教师将前沿理论与技术手段融入教学实践,助力学院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商务英语系召开期中教师座谈会

    下一篇:"BOPPPS"理论蕴底气,青年教师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