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大学英语部在主任刘黎黎的主持下,于综合楼1111会议室成功召开了以“数智化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期中教学座谈会。与会教师齐聚一堂,就人工智能(AI)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挑战与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
座谈会上,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AI辅助教学的经验与思考。李超老师率先发言,指出“AI是辅助而非主导”,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的重要性。王丽丽老师则提出了“过程性督察”的设想,倡导构建师生与AI智能体三者间的有效交互。杨帆老师分享了AI在生成教学设计灵感与思维导图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了学生在使用AI修改作文时“重语言、轻逻辑”的新问题。

张密老师认为AI工具如Grammarly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谭婧雅老师则关注到学生可能利用AI语音完成口语作业的现象,揭示了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向玉敏老师鼓励学生多尝试,以找到更符合教学需求的AI助手。黄泽云老师回顾了从“不了解”到“考虑使用”的转变过程,体现了教师们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心态。夏艳老师肯定了AI在写作示范和教学设计开发上的高效性,徐慧老师则看好其在扩展学生知识面上的潜力。同时,颜楠老师提出的“提示词不精反而增加工作量”的观点,以及徐慧老师强调的“AI出题需加入人工核查”的建议,都指向了有效利用AI的关键——教师的主导性和批判性思维。周殷子、彭慧、董梅等多位老师也分享了他们利用AI生成代码设计课堂活动、创建词汇练习等具体应用案例,展现了数智化教学的多样可能性。
最后,刘黎黎主任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面对数智化浪潮,大学英语教师应持积极拥抱的态度,主动探索AI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本次座谈会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更凝聚了共识,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在人工智能时代“辅助而非替代、赋能而非依赖”的改革方向,为后续深入推进数智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