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豪,男,外国语学院英语1213班学生,于2025年上岸武汉科技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大学期间先后取得普通话二甲证书、英语四级、英语专业四级、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
在这备考的一年里,我通过网上写日记的方式来记录每天的生活。2024 年上半年,当教资面试的结束铃响起,我便踏上了考研的征途。从锚定英语笔译作为考研专业方向,到锁定武汉科技大学为目标院校,再到在二手书网站淘真题、向学长学姐取经,每个决定都像拼图般逐渐勾勒出清晰的方向。起初,面对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我曾像迷失在雾中的航船,盲目购入大量参考书,直到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节奏。三月底,我开始筑牢根基。清晨六点的闹钟唤醒的不仅是困倦的身体,还有摊开单词书的决心;课间十分钟,我见缝插针地刷语法题;深夜台灯下,网课的声音陪伴我消化晦涩的知识点。当五月的蝉鸣渐起,周末悄然从日程表中消失,每天的时间都被切割成细碎的学习片段。但即便如此,我仍雷打不动地走进健身房,哑铃的重量、跑步机的节奏,成了对抗压力的最佳良药。“距离考研还有 200 天”,6 月 4 日的网络日记上,这句话被我反复圈画。那段日子里,最治愈的时刻莫过于午餐时分,我会捧着便当,看一集喜欢的综艺,让紧绷的神经短暂松弛。7 月 1 日返校后,政治复习正式提上日程,整个暑假,我的生活仿佛按下了循环键:清晨健身唤醒身体,白天在书桌前与单词书、翻译练习册较劲。没有备考搭子的日子里,我独自守着一方书桌,在寂静中打磨意志,用汗水浇灌希望。九月开学后,尽管课程减少,平衡健身、学业与备考的三重压力依然不易。周末的自习室里,我常常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连自己都惊叹于这份坚持。9 月 13 日,倒计时牌跳到 “99 天”,焦虑如潮水般袭来。我反复责问自己:暑假是否虚度?知识点能否背完?那段时间,我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焦灼,直到在日记本上写下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才重新找回前行的力量。随着十月的风渐凉,学习任务愈发繁重,每天的计划单总在夜晚落空。但我不再执着于 “必须全部完成”,而是学会接受不完美,专注于点滴积累。11 月 23 日,倒计时 59 天的提醒刺痛双眼,迷茫与自我怀疑几乎将我吞噬。为了换个环境,我选择回家备考,却陷入更深的焦虑,重复的日子里,看不见明显的进步,心慌如影随形。最煎熬的 11 月至 12 月,我仿佛置身迷雾,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翻译、背诵、刷题的循环。但每当想放弃时,翻开日记本,那些记录着坚持与成长的文字,又会成为照亮前路的微光。这段孤独又滚烫的旅程,终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勋章。
回顾大学四年,我积极上进,从未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还先后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荣誉证书: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决赛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演讲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决赛二等奖,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校赛特等奖,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初赛二等奖,第三届“BETT”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全国特等奖,第四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全国一等奖。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次竞赛都是翻译能力的预演,每一份荣誉都化作备考时的从容底气。
人生格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