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心怡,女,外国语学院英语1213班学生,25考研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大学期间,我先后扮演过班级团支书、学长班主任、外国语学院党员服务站站长等多种角色;大一时期曾加入过辩论队;同时参加过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演讲、辩论比赛;
大学期间与朋友们去了云南、深圳、长沙、南京等多地旅行。在工作、学习、比赛、旅行游玩等各种角色中来去切换,汲取能量,塑造成了一个坚定、勇敢、有目标有希望的现在的我自己。24年3月我决定考研,选择民族学专业是我综合考虑个人兴趣+难易程度的理性抉择。民族学是法学大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与人类学同根,是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社科性学科。一直到25年4月,经过一年的学习,我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专业。选择跨考,需要自主重新学习并背诵5-6本专业书籍至烂熟于心,这并非一件简单事。考研也均是选择>坚持>努力再加点运气的综合结果。且途中一定会走许多弯路,不论是背诵方法亦或是做题经验,不论听过多少学长、学姐、老师的建议、报了多好的指导,这些弯路或许都并无法完全避免,最终恍然大悟时一定是自己经过失败、实践、再实践的结果。所以尽早开始,循序渐进源源不断地努力,将弯路走尽、将外界强塞给你的信息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并熟练地运用到自己身上,进入学习的心流状态,才能更早得到更多正反馈的结果,支持我们走到最后。
最后,不论最终上岸与否,都并非是评价自己的唯一标准。或许靠岸后也会有潮水源源不断地涨上来,并无存在“上岸”此种说法,找到自己真正的岸方为解决之道。但选择了这条路,就一条道走下去,终能为自己摆渡的路上多根备用的船桨,多点能抵达岸边的底气与信心。
